1.世界油价下降,中国油价为什么不下降

2.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WTI油价跌至负数

3.信息量很大!发改委回应民生热点问题,涉及粮食、化肥及生猪

4.油价突变,即将开始下跌?3月份:粮价、猪价能否上涨?

5.油价下跌、经济下行、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如何才能挺住?

世界油价下降,中国油价为什么不下降

发改委 油价上涨_发改委回应油价下跌发言

中国汽油猛涨的真正原因

月23日,在国际原油价格回落和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再次提高成品油销售价格。北京地区93号汽油再创历史最高价位。有关方面对此的解释是,上次涨价没有调整到位,我们成品油销售价格仍旧低于国际市场,今后将考虑国际市场情况和社会承受能力继续推进价格调整。谎言是多么的的圆满,但是,我们早就有各种手段来论证,这是明目张胆的欺骗。

一、中国进口的石油没有达到60美圆的(2005年发改委公布大是51美元)。国际市场达到60美圆的是北海清质石油,其质量是世界上最好的,而中东地区、南美、俄罗斯出口的石油是无法达到60美圆的。而中国大量进口的是低质高含硫石油。据著名的经济情报杂志分析,国际油价在54美圆时,中国进口的石油价格大多在30美圆左右。普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劣质石油买家。

二、美国与中国石油价格比较。美国平均每升93号油大概是人民币4.7元,可是人家那是加了30%的燃油税,并且人家公路没有收费,高速公路也基本不收费或者收费很低。而北京的类似汽油销售价格已达4.24元,实际价格高于美国。如果有关方面说,中国成品油价格远低于国际市场,更将被下面的例子驳斥的体无完肤。海关宣布上半年查获的走私案件中,成品油、香烟等位居前三名。既然中国成品油便宜,那应该是从中国向国外走私才对,为什么要从国外向中国走私?过去查获的特大走私案件,都与走私汽油柴油等成品油有关,可见内外差价巨大,吸引走私者挺而走险。

三、石油企业报表显示利润巨大。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成为香港上市公司中最挣钱的,报道说利润接近千亿元,而其年经营额在5000亿元左右,利润空间已相当可观,利润率非常可观。以净资产收益来分析,即使是风光无限的房地产,其优质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为5%到10%为主,而中国石化的净资产收益,根据其2004年年报为17.32,其加权平均的净资产收益为20.32%。大家说这是不是很惊人!是房地产行业优质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的三倍,是房地产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四倍多。这才是惊人的暴利证明!我不久前与燕山石化公司的人士接触,他们去年的利润超过40亿元,总结因素是价格高、市场好。可见,中国石油企业是很不错的业绩,怎么还有长期亏损的说法,这不是欺负老百姓没头脑么?

四、上游垄断掠夺下游竞争性行业,扭曲经济结构肆无忌惮的涨价,使中国经济和宏观调空的复杂局面加剧。可怕。成品油涨价,因为你是垄断,但下游产业却是竞争性行业,不能涨价。比如公交和出租车,关系群众生活,其价格调整要经过严格审批,油价从2元涨到4元多,公交价格和出租车价格并没有什么提高,可见,油价上涨只能消化在成本和政府补贴中。汽车制造业是国家寄希望的产业,但消费环境不良,加上油价上涨,更是雪上加霜。老百姓近两年的工资并没有显著增长,翻倍上涨的油价让大家很难受。可见,这是赤裸裸的掠夺,扭曲中国经济结构,增加了所谓的膨胀压力。尽管,中石油的滚滚暴利,让国家,同时也让某些不可明说的利益群体欢欣鼓舞,但是,这种危害中国经济的掠夺经济思路,将贻害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我观察大家对油价上涨虽然知道是中石油/中石化捣鬼,但是不知道要点!我在这里澄清一下!

石油是战略物资,国内的油田都是这两个集团垄断的。只有他们有开采和销售权利。近几年国家进口石油越来越多,今年会达到1.5亿吨。进口石油消费的比例越来越大,岂不是两大集团就没有话语权了放心。关键的石油进口权还是只有两大集团所有。国内的炼油企业就算是油价再便宜,也无法自主进口,只能从两大集团买他们加价进口的原油。

这样两大集团对内把持油田,对外把持原油进口权。国内原油价还不是他们说得算?国内的炼厂,包括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是在亏损,那是因为原料石油(无论国产还是进口)的价格是两大集团定的!两大集团自己的炼厂亏损无所谓,反正在贸易/开采环节已经有足够惊人的利润了!!

而且炼厂亏损的情况可以成为汽油涨价的借口,掩人耳目。于是我们就这样因为所谓的炼厂亏损,口袋的钱被淘空!!!!

石油是工业血液,现代基础工业的王道!!两大集团在上游敲骨吸髓,危害的是整个国家竞争力甚至国家安全!!90#油从今年3月份的3.18上涨到7月份的4.06,快一块钱了,还不到半年!!

到底有多少物流企业破产阿?到底有多少企业背上沉重的运费成本阿?无耻的抢劫!!2004年两大集团净利润2000亿,咱们国家gdp才多少?11万亿,各行业综合净利润最多按照5%算,也就5000亿。可见40%的国家利润都是两大集团的!大家伙都在给两大集团打工呢!!

有人会问,油田是国家人民共有的,这两大集团虽然垄断,毕竟是中国自己的企业,为什么这样丧心病狂的掠夺财富不顾危害国民生机?其实这两大集团都是海外上市企业!!所有权和资本不是纯粹国家的了。资本是贪婪的,对利润的追求是永远也不会满足的。看到这里,国内油价未来的走势相信每个看过帖子的人已经很清楚了。

我很担心国外投资者利用两大集团的垄断地位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从这个角度讲,两大集团已经站在人民的对立面上了!!有时候看到纺织厂的女工虽然一天12小时的拼命干活,居然连500块钱的工资都得不到,原因是有的工厂因为纺织原料涨价(非棉的纺织品大部分是石油变得)或者停产/或者破产。心情真是无法描述。前一阵子还听说北京有的哥为了多跑出点钱过劳死...真不知道中石化/中石油有2000亿的纯利还叫嚣亏损要求涨价的嘴脸是什么麽样那2000亿人民的血汗钱又有多少进了原本已经很富裕的老外口袋里!!

无论如何,两大集团正在挤垮国内非自有的炼厂,同时也正在挤垮社会上的非自有的加油站。如果现在的情况不得到改变,两大集团的目的很快就会完全实现。

可能有人问,目前发改委已经批了19个非国营的公司可以进口石油。其实私营企业进口石油除了要有进口权,还要有配额,2005年非国有进口配额一共才0.1亿吨,根本没有影响市场!而且两大集团除了因为自己是国有公司,进口不受限制之外,还注册了非国有企业,也在这19家里面混,用他们的实力抢占绝大部分配额!!太狠了!!关于私有企业石油进口权/配额计划具体详情大家可以查询国家商务部网站看看!!

谢谢大家帮顶,大家有工夫就转贴,不要让整个社会被两大集团“炼油厂亏损/加油站亏损”的幌子骗了

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WTI油价跌至负数

昨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业内专家预测,今年的新基建投资或在1万亿元左右。

点评:新基建或将成为中国多方发力促发展的一大引擎。

2、再次见证历史,WTI油价跌至负数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用油需求暴跌、产油国不果断减产,令国际油价暴跌。而美国基准的西德克萨斯质原油期货5月期货合约到期交割更是令大型交易商纷纷平仓,一度将油价下砸到令人惊掉下巴的-40美元一桶的价格。有分析师表示,由于美国页岩油企业的产油成本较高并背负巨额债务,若需求和油价得不到改善,那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将面临破产危机。

点评:油价暴跌本质,依然是需求不振,金融手段已不足以“拯救”它。在宏观环境大幅承压的当下,各国如何携手抗击疫情、恢复秩序,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式。

3、自动驾驶出租车在长沙全面开放免费试乘

近日,百度宣布开放Apollo?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长沙用户通过百度地图、百度APP“Dutaxi”程序即可一键呼叫,免费试乘。

点评:出租车、网约车司机要紧张了吗?

4、汽车主题填色本让隔离生活更具“色彩”

长期居家隔离生活容易让家长和孩子身心俱疲,为增加趣味性和互动性,奥迪、福特、奔驰、日产等汽车制造商以及多位艺术家近期推出了生动有趣的填色绘本,为家长和孩子提供探索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

点评:品牌忠诚度要从娃娃抓起。

5、宾利赛事部门将出征电竞赛

宾利汽车赛事部门将首次出征2020赛季SRO?GT电竞系列赛。据悉,该赛事涵盖6回合比赛,与现实中的GT世界挑战赛欧洲杯赛一致。自2014年起,宾利汽车赛事部门就曾在GT世界挑战赛欧洲杯赛赛场屡获佳绩。届时,宾利厂商赞助车队和客户车队将参与Pro组别的竞逐,职业游戏玩家将向Silver组别赛事发起挑战。

点评:专业赛车背景选手和你比赛,刺不刺激?

重点关注:

首个受疫情冲击“倒下”的国家出现:阿根廷处在“事实违约”状态,目前无力偿还债务,提出全面债务重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信息量很大!发改委回应民生热点问题,涉及粮食、化肥及生猪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今年以来,油价、粮价、菜价、化肥价格等都出现了明显上涨,也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针对这些问题,近日国家发改委作出了回应,在涉及民生、三农方面,谈到了以下问题:

1、全球粮食危机风险加剧,中国如何应对?

粮食安全一直是我们的重中之重,而从全球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粮食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主要表现为通胀高企,粮价上涨。

而今年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使得全球粮食供给格局的改变以及出口减少,粮食保护主义抬头等相继发生,今年3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再创新高。

这些都使得全球粮食风险加剧。

当前,全球小麦、玉米、大豆等价格均出现了较大涨幅,而就连一直稳定的大米也由于化肥价格的上涨或将面临减产风险。

在全球粮食风险紧张加剧的情况下,我国的粮食市场又如何呢?

首先,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当前我国粮食已实十“十八连增”,连续7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其次,我国粮食库存充足。

尤其是口粮自给率达到98%以上,且供应充足。

第三,调控能力较强。

具体表现在除了有充足的粮食储备以外,去年我国进口粮食均出现了大幅增长,这也为调控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国家将从3个层面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一是全力稳定粮食生产。

虽然去年部分冬播小麦播种较晚,有一定影响,但国家一直注意小麦的长势情况,并派出专家及时解决小麦生长中出现的问题,以保障夏粮产量。

二是增加政策性粮源投放。

鉴于全球粮食市场环境的波动,进口成本明显抬升,以及粮食上市节奏等,适当增加政策性粮源的投入,以保障市场供粮充足,从而稳定市场供需。

三是持续抓好粮食收购,引导农民适时卖粮,稳定粮价在一个合理区间波动,避免过高或过低对市场产生影响。

四是严厉打击囤积居奇,扰乱市场的行为。

2、化肥价格高涨,如何应对?

全球面临的另一大问题就是化肥价格高企,使得种植成本全面抬高。

具体到国内,我们的氮肥等供应总体有保障,但是钾肥供应相对不足,有一半需要依赖进口。

在具体措施方面:

一是加大国内化肥企业开工率,提高日产,协调相关资源优先向化肥企业倾斜。

二是提高运输效率,保障农用化肥优先运输,提高流通效率。

三是积极加强钾肥进口,例如前不久白俄罗斯表示可以解决化肥的出口运输问题,继续供应中国。

四是严厉查处哄抬化肥价格等行为,稳定市场。

3、稳定生猪及猪肉市场

在粮价、油价、菜价等上涨的时候,猪价却一直跌跌不休,猪粮比价连续8周低于5:1,处于过度下跌的一级预警空间。

为保障生猪市场的平稳,防止产能大起大落,今年以来,已启动5次中央收储工作(最近一次将于4月22日开启),以稳定市场。

对于生猪市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有2个:

一是猪价何时会扭亏为盈?

对于这个问题,市场普遍预计将在年底,因为产能虽然回归正常保有量区间,但市场消费仍然低迷,所以消费回暖只能期待年底了。

二是猪价触底反弹后会不会再次导致猪肉价格猛涨,再次面临“吃不起”?

为避免猪价过度下跌、养殖户过度亏损而引发产能过度淘汰,因此后续将会持续开展中央及地方收储工作,推动猪价尽快回归合理区间。

结语

虽然今年全球市场波动较大,但是对国内影响相对有限,尤其是粮食方面,供给十分充足。

当前粮价走高主要是种植成本提升引发的,在供需上并不存在问题。

而生猪领域虽然猪价仍在底部,但随着收储的持续开启,猪价再大跌的几率已经很小,回暖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值得收藏的是化肥市场,化肥总体供需虽然有保障,但是化肥价格也总体处于高位,并且后续来看,化肥价格仍将高位震荡。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油价突变,即将开始下跌?3月份:粮价、猪价能否上涨?

站在农民角度,收藏三农!大家好,我是三农老道!时间过的飞快,2023年一转眼已经来到2月下旬,随着3月份的日益临近,新一轮成品油价格调整已经正式完成。

现在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阶段,相信很多的农民兄弟也非常收藏粮价、猪价、国内汽、柴油价格调整的相关消息。

在3月份汽、柴油价格能否迎来大幅下跌?粮价、猪价是否能够再次迎来稳步上涨?这是每一个农民最关心的事!今天老道就为大家收藏一下,油价调整和粮价、猪价的相关情况。

对于我们农民来讲,在3月份开始之后,油价很有可能会再次迎来下跌,而猪价、粮价迎来上涨的概率也将迎来稳步扩大,具体情况咱们一起来说一说!

就在刚刚,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通知,新一轮汽柴油价格调整已经正式完成。

在2月17日,受到国际原油市场小幅震荡的影响,这一次的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总体处在搁浅状态。

而从2023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国内已经完成了四轮次的成品油价格调整,总体呈现“两涨、一跌、一搁浅”的格局。

所以现在全年国内成品油价格总体处在上涨状态,油价涨幅在250元每吨左右,相当于92、95号汽油,零号柴油价格每升上涨了0.20元。

不过随着3月份的日益临近,油价迎来下跌的可能性正在扩大,主要原因有三个!

原因1:现在美国正在积极释放战略储备原油库存,原油上市量将迎来进一步的提高,这也将全面改善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格局;

原因2:随着3月份的正式开始,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原油等油品消费需求也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疲软转变,这也将进一步的导致原油价格迎来下滑;

原因3:在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港口贸易量的增加,俄罗斯的原油出口量也迎来了稳步提高,这也将进一步的加剧国际原油市场的供需关系迎来转变。

通过以上三大原因来看,在3月3日即将启动的新一轮次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当中,国际油价有较大概率会迎来下跌,届时一路上涨的汽柴油价格迎来下跌也将成为大概率事件。

接下来咱们继续收藏一下粮价、猪价的走势变化,从最近一段时间国内粮价、猪价市场情况来看,粮价、猪价都迎来了不同程度的利好变化。

猪价、粮价迎来上涨,也让我们很多的农民对3月份的市场行情抱有很大的期待。

特别是在已经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当中,针对种养殖业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

粮价、猪价迎来上涨也迎来了新的契机,有3个好消息希望大家有所了解!

好消息1:在今年国家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当中,明确指出要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改善完善稻谷最低收购价,所以在今年口粮价格迎来上涨的可能性正在扩大。

而且为了进一步的扩种大豆油料作物,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比如上调补贴,加强奖补力度等等措施。

所以在今年粮补政策,也将迎来全方位的升级。

好消息2:在今年国家针对生猪产业也将继续加大保障力度,要全面稳住生猪产能。

而且在今年会积极推进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行动,进一步的改善养殖户们的生猪饲养成本,减缓大家的生猪饲养压力,养殖户们能够轻装上阵,国家政策调控也将为猪价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好消息3:在今年国家还会继续加强粮食和重点农产品的保障机制,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之下,一方面要保障农民能够稳步实现增收,另外一个方面也要全面提升现阶段的种养殖业产业化水平,随着产业链迎来全面升级,农民种养殖收益在今年也将迎来全方位的改善。

透过以上3个好消息来看,2023年对于每一个种养殖农民来说,注定是机遇大于挑战的一年。

我们相信,在国家各项利好政策的落地之下,农民的种养殖收益还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在这里还是恳请大家行动起来,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一起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扶持政策点个赞。

油价下跌、经济下行、补贴退坡……新能源汽车如何才能挺住?

作者?|?王?慧

来源?|?汽车大观

最近,因为沙特和俄罗斯的价格战,全球石油价格暴跌。我国也受到影响,3月17日国家发改委宣布下调之后,汽柴油价格回到5元时代。这意味着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创下自2013年新定价机制实施以来的最大跌幅。

油价下跌,对于汽车车主来说是一件大好事,但一些新能源车行业的朋友也担心,燃油成本下降后,部分在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徘徊的消费者,可能会抛弃新能源车。

此前,受宏观经济下行、补贴政策退坡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市场已经颇为不振。今年2月的市场产销量数据,创下了近年来下滑纪录。

油价下跌,先给人的直观感受是会让新能源车雪上加霜。在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挺得住吗?

油价暴跌不致命

油价下跌,这对于燃油汽车的“对家”——新能源汽车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好消息。

在一定程度上,它确实会影响消费者的购车信心。

如果抛开限购限行的政策因素,当下私家车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一大主要动力,就是新能源车的用车成本经济性。

说白了,就是更省钱。

以一辆补贴后价格约20万元,电池容量60千瓦时、续航里程400公里左右的的纯电动汽车为例,按照一年行驶1.5万公里以及居民用电最低标准计算,一年的电费大概是1600元左右。

而一辆20万元左右汽油车,如果以百公里8升油耗跑1.5万公里,按降价之前7元左右的油价计算,一年的油费超过8000元。

油价如果降到5元区间,一年的油费多则能省下上千元。这对于在意燃油价格的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小的购车推动力。

不过,也要看到,新能源车的经济性只是它的众多优势之一。总体购车成本、保险费用、保养费用、限行限购等等其他因素综合考量,新能源车的整体提升不会因为单一的油价下降而改变。

而且,我国成品油价格还有“天花板”和“地板”调控机制,以目前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能源成本差距计算,即使油价下跌一半,新能源车的能源成本依然具有显著优势。

如果从大形势上说,就更不需要担心新能源车会因为油价下跌而完蛋了。

当前,发展新能源车不仅是国家战略,也是汽车产业未来变革的大方向。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开始支持汽车电动化发展,甚至部分国家已经发布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

车企也不会因为油价下跌,就放缓发展新能源车的脚步。

不只是国内车企,宝马、大众等此前对新能源不太积极的外资车企,也已经明确表态,即便油价持续暴跌,也不会影响公司向电动化变革的决心。

对于大多数车企而言,通过智能电动化布局进行差异化竞争,几乎成了未来汽车市场生存发展的不二选择。

真正的挑战还是产品本身

对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真正致命的挑战,不是油价,还是自身的产品实力。

自2009年初我国启动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工程以来,经过换道先行的十年,产销规模已经突破100万辆、跃居全球第一。充电基础设施、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改造和建设,也已经初具成果。

但客观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距离消费者所期望的使用体验和出行需求,还有一定差距,创新和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仍是关键。

具体而言,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占大头的纯电动汽车,还存在五大痛点,即续航、充电、成本、安全和残值。

近几年,电动车起火事故时有发生,再加上购置成本高,充电不便捷,低温和高速行驶时续航里程缩水,二手电动车交易困难等等因素,极大地影响消费者购买欲望和消费信心。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和记者交流时曾提到,过去的十年,中国电动汽车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当下,电动汽车还处在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性价比的坎还没有过去。这个阶段,政府支持非常重要,但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还是企业自身。

随着补贴政策的变化,2020-2022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三年,是产业发展的“生死时刻”。置身于“被转型”的痛苦之中,离开了政策补贴的“舒适圈”,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直面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

市场导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用户至上”是本源法则,谁能及时推出符合消费者期待的产品及服务,谁就能赢得消费者的钱包。这个时候,除了坚定信心、苦练内功,快速壮大自身实力之外,企业没有第二条捷径可走。

“电动汽车持续发展必须跨过的坎,就是性价比要超过燃油车。需要从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完善使用环境三方协同发力。”陈清泰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