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易黄金看中国黄金投资市场发展

2.黄金未来走势如何

3.古代时候的一两等于我们现在的多少钱?

经易黄金看中国黄金投资市场发展

金价哪个国家在调控_金价哪个国家在调控呢

王立新 柳宇宁 顾海鹏

追溯到人类文明源头,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历史上更多是起到货币的作用。真正意义上的黄金市场始于1971年元月份,美国宣布黄金和美元脱钩,黄金在那时候才正式开始市场化,进而产生了黄金投资。黄金市场发展到今天,经过了40多年的时间,已经完全融入到国际,或者一个金融体系里面,具体来说国际黄金市场已经融入到国际黄金金融体系当中去。尤其要看到,近年全球黄金需求构成中,投资已经占到更多的比例,这一点至关重要。撇开了黄金市场的属性——保值功能的争议,只要黄金融入了庞大金融体系里面,即保证了这个市场能够长远发展;从目前情况判断未来的黄金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将继续保持繁荣景象。

1.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1.1 现状

可以说,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的发展极具特殊性。简单归纳总结可以概括为:时间短、速度快、外部环境经历简单、市场参与者对黄金投资认识较为简单,这样几个特点。回顾中国黄金市场化的历程至今也不过10余年。以下是决定我们国内黄金市场现状与未来发展的重要事件。

2001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在上海组建黄金交易所。

2001年6月11日,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

2001年11月28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模拟运行。

2002年10月17日,上海黄金交易所实际交易试运行中,中金黄金股份公司与北京菜市口百货公司以每克83.5元的价格成交了3千克2号金。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开业,中国黄金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2003年4月,人民银行取消了黄金生产、加工、流通审批制,改为工商注册登记制,标志着黄金商品市场的全面开放。

2003年11月18日,中国银行“黄金宝”在上海试点,拉开了商业银行参与黄金市场的序幕。

2004年6月,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小金条”业务,面向普通投资者。

2005年7月18日,工商银行与上海黄金交易所联合推出了个人实物黄金投资业务。

2005年,国家正式批准黄金投资分析师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

2006年12月,中国银行推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黄金期权业务“期金宝”和“两金宝”。

2006年12月25日,上海金交所正式推出面向个人投资者的AU100g实物黄金投资品种。2007年9月,经同意,中国证监会《关于同意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合约的批复》(证监期货字[2007]158号)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黄金期货。

2008年1月9日,黄金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上市。

2010年8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下发《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银发〔2010〕211号)文件颁布。

六部委《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六个方面解读了中国黄金市场现状,并展望了中国未来黄金市场,旨在明确黄金市场的发展定位,建立黄金市场体系,促进黄金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效防范市场风险。

这是中国黄金发展史上的首次,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重量级的联合发文行动,不能不说是中国黄金历史的巨大跨越。

在十年的时间中,中国黄金市场化步伐可谓是大踏步地前进。目前中国黄金市场已初步构成了以交易所体系、银行体系、实物金商体系为主的三大市场。投资品种涵盖了实物黄金、交易所产品、黄金期货、银行做市商产品,以及投资基金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图1),2011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各类黄金产品共成交7438.463吨,同比增长23.03%;成交金额共计24772.168亿元,同比增长53.45%。而2011年全球矿产金产量仅有2809.5吨,中国全年黄金的产量为360.957吨,自2007年起列世界第一位;也就是说,上海黄金交易所2011年的交易量几乎相当于全球黄金矿产量的2.6倍,更相当于中国全年黄金产量的20.6倍,中国黄金市场的潜力可见一斑。

图1 上海黄金交易所黄金成交量和成交金额

数据来源:上海黄金交易所

在黄金期货方面,按照成交吨数计算,2011年中国黄金期货总计成交7934.817吨,占全球的4.00%,其份额比2010年提高了1.88%(图2)。但按照成交张数排名,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由2010年的世界第7位下调至2011年的第8位。

图2 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成交量

数据来源:上海期货交易所

由于欧洲国家债务危机和经济动荡的持续不断,2011年中国的投资者对黄金市场依然保持着非常高的热情。从2011年境内黄金业务来看,商业银行间的美元黄金期权业务和黄金拆借成交量最为迅猛,较2010年翻了3倍之多,而黄金租赁业务的成交量和2010年相比也增长近1倍;相对而言,商业银行的传统黄金业务——无论是自营品牌金,还是代理黄金业务也依旧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其中,自营品牌金成交量较2010年增长逾64%,而代理黄金业务同比增长率甚至高达102%(图3)。

图3 2011年国内商业银行境内黄金业务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

从境外业务品种来看,2011年商业银行的黄金远期和掉期业务增长势头最为强劲,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1.35%和23.48%(图4)。可见,有了广大市场参与者的踊跃投入,2011年国内商业银行的黄金交易也是日趋活跃。在这样一个良好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商业银行即将推出的各类黄金投资产品都会延续良好的发展趋势,交易规模必将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

图4 2011年国内商业银行境外黄金业务同比增长率

数据来源: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

1.2 未来黄金市场发展趋势

1.2.1 市场规模潜力巨大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其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居民储蓄已超过29万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黄金生产国与第二大黄金消费国,但我国人均年黄金消费量仅约0.26克,远远低于0.7克的世界平均水平,这反映出中国黄金市场潜力巨大。同时看到,黄金投资需求自2005年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报告,中国大陆黄金零售投资需求量从2005年的11吨跃升至2011年的近245吨。而商业银行的账户金交易量2011年更达到至少3000吨。预计未来现货投资市场(主要包括金条、金币、银币等)规模将过千亿元,随着黄金投资衍生品的不断推出,预计未来市场年成交量会在10万亿元以上。

1.2.2 投资产品更趋多样化

目前市场投资产品已经初步具备多元化特点。黄金现货及其相关制品、纸黄金、黄金期货、黄金基金等衍生投资产品相继面世。投资者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选择。随着国际黄金价格波动加剧,人民币将最终实现可自由兑换,黄金生产商、流通商更加需要做风险管理,以规避人民币汇率给生产者带来的风险,届时会有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应运而生。其中已套期保值为主的企业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现货企业将通过黄金投资市场转移价格波动风险,控制生产与加工的成本与利润的要求日趋显现。由此将给黄金投资市场带来更多的产品与服务需求。这也是期货交易不断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预计黄金期货市场规避风险的功能将逐渐发挥。

1.2.3 无形市场(OTC市场)的发展

从国际黄金市场的发展轨迹看,无形市场的交易量占整个黄金市场交易量近90%。而整个伦敦黄金市场没有交易所,其交易是通过“无形方式”五大金商及客户网络间的相互联系组成;苏黎士黄金市场也没有正式组织结构,主要通过瑞士三大银行为客户代为买卖并负责清算。相信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将循此轨迹,大量的交易将通过无形市场完成,市场将会由银行及有实力的金商引领。随着无形市场的发展,容量巨大的黄金借贷和远期交易市场将会诞生。预计未来,中国黄金借贷市场的年容量难以估量,由此将产生巨大的资金流,黄金的融资和资本增值效用将进一步放大。

1.2.4 金商企业的品牌效应将日益突出

目前的金银投资市场还处于商品交易范畴的初级阶段,更多的市场影响来自于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以及作为交易本身的黄金投资产品的价格波动。在不断升温的黄金投资市场竞争中,金商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将逐步增强,而企业的品牌效应也将在产品走向多样化期间发挥更大的投资驱动力,未来的金银投资市场必将形成从企业到产品的多品牌竞争格局。

2.黄金投资价值与价格走势分析

2.1 黄金投资价值

目前在对黄金的不同看法上,集中体现了现代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科班经济学和常识经济学的区别。

古典经济学是建立在“金本位”的基础上的,在这一点上,亚当·斯密、卡尔·马克思和J.P.摩根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1933年开始,到1970年完成的黄金制约纸币制度被彻底瓦解和驱逐,同时被驱逐的还有经济学的“道德情操”。当年亚当·斯密能够将《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作为杠铃的两端举起来,那是他有“金本位”作为举握的中轴。即任何人想要获得财富,必须用对等的使用价值来交换,即使大英帝国觊觎中国的白银,那它也需要用鸦片来换。

格林斯潘曾经写道:“在没有金本位的情况下,将没有任何办法来保护(人民)的储蓄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自格老闭上嘴巴之后,从此平步青云,成为现行金融体系最成功的操盘手—成功统治美联储18年,制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金融泡沫。

纸币的滥发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凯恩斯开创的芝加哥经济学都是顺从和服务于这一动因的。他制造了一个以“通货膨胀为必然性”的理论迷宫,最后的结果是,“金本位”所代表的人类经济交易“自由、公正、民主、人权”成了愚昧与落后的象征。而现在美联储只需要印刷钞票发行国债就可以做到财富积累。对此,非主流的奥地利经济学认为,整个世界都已经被放任的纸币体系“陷害”了,由于大量货币释放而导致“人造的增长”,反过来要求释放更多的货币继续刺激增长,这种以保持GDP增长速度为特征的加速循环的泡沫迟早要破灭的,最后的结果就是伏尔泰讲的“所有纸币最终将会回归它们的最初价值——零”,而在这样的推论下,黄金将用悲剧的方式构建出前所未有的牛市。

从个人的视角出发,真心希望我们的投资者,更广泛的讲是民众,拥有合理数量的黄金作为资产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平衡品,同时也希望我们的黄金永远不要派上用处,因为如果我们必须支付黄金才能进行经济活动时,世界必将处于不可想象的环境之中。

2.2 黄金价格走势分析

2.2.1 历史回顾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的几年里,黄金好像忽然失去了价值衡量的功能,被当做过度炒作的工具,其以美元标定的价格大幅波动,以至于到了1980年其价格达到原来黄金官价的20倍左右,创造出令人眩目的852美元/盎司的价格。从1980年后,黄金价格一直处于下降调整通道中,这种价格调整绵延了漫长的20多年。在1999年8月黄金价格创下了251美元/盎司的最低价格。

在接下来的10年里,由于美国经济的衰退,为了保证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元的持续性贬值,让人类重新开始考虑“信用货币”的信用问题。在国际间的摩擦日益增多、各经济体的不信任感日益增强的现阶段,让人类充满猜疑的信用货币,对于潜意识里已经把黄金作为历史留给人类的信仰与文化,它应该起到其重要的作用,黄金是现阶段可以达到全世界共识的最具“信用与道德”的价值衡量尺度。

2.2.2 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

黄金在过去两年里其市场价格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

其一,黄金投资的主导力量继续加强,国家、机构和个人纷纷增加黄金储备。俄罗斯、印度、中国等以美元、欧元为主要国家储备的国家,在美元等主要货币贬值的情况下,更倾向于购入黄金这一硬通货作为国家储备。2010年,官方黄金购买量是77吨,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净买入,2011年这一数据达到了439.7吨,是前年5倍多。可见黄金在国家金融安全中的作用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全球主要基金以购买黄金ETF的方式增持黄金资产。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印度和中国投资需求均出现快速增长,分别达到366.0吨和258.9吨,在这一因素的主导下,传统影响黄金价格的供求关系继续弱化。

其二,黄金下跌的主导力量仍来自资金的波动,这与前几年的大跌原因如出一辙。2011年的主要下跌开始于2011年9月,集中体现在9月份和12月份的快速杀跌行情。究其深层次原因,与欧美危机影响下的二级市场融资困难、美元流动性缺失不无关系,而不是黄金基本面发生了变化。

其三,黄金价格走势的突出特点是波动率加大,其波动率达到1999年上涨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方面体现出资金纷纷介入黄金,主动性操作增加;另一方面表明,黄金市场在快速发展中的快速洗牌行为。

2012年国际金价相对表现平稳,但整体依然运行在历史高位区间。市场价格波动主要延续了2011年以来各个影响因素的不断转换与深化。从目前市场表现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基本结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不会停止;未来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

未来,美国经济需要降低金融和服务业在经济体中所占的比重,而加强制造业,即“去金融化”。欧洲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削减财政赤字,改革其陈旧的劳工体制,降低福利,增加竞争力,即“去福利化”。中国则面临着在新的形势下的经济转型,逐渐摆脱对于房地产业的依赖,即“去单一资产化”。同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即发达国家需要加大出口和投资的比重,而新兴市场国家则需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以预见,这个改革的过程将会相当漫长和痛苦。模式的转变,或者说是系统的升级,绝非可以一蹴而就。在未来数年内,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都将放缓。也由于经济前景不明,全球资本市场的波动性也将明显上升,股市难有趋势性的牛市,商品市场维持宽幅震荡的可能性较大,各种资产面临重新估值,因此投资的风险上升,避险类资产的配置要求即得到了提高。从过去十年的资产价格收益表现看,黄金以平均每年超过18%的收益名列榜首。

我们有理由相信1920美元每盎司的市场价格高点属于阶段性价格高点,未来黄金市场价格依然存在继续刷新价格纪录的机会与能力。因为黄金是唯一不以国家信誉和承诺变现的资产,具有难以替代的可信度。虽然现在的信用货币在储备时会有利息,而且支付和结算起来非常方便,但毕竟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在黄金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产物,没有相对的长久性。

总的来说,投资黄金既不是商品投资也不是金融炒作,只是一种货币资产向另一种货币资产的转移。不管未来人类有多少种货币,代表价值的黄金货币可能永远不会被抛弃。

黄金未来走势如何

以目前来看,黄金受到多方面影响依旧会处于下跌的状态,但是后期具体走失并不明确,因此这个时候对于想要买入的投资者来讲并不是有利的时机。除非出现拐点,才能购买时并不吃亏,所以现在先应该处于观望状态。

在美国国债回升后,有部分国家开始抛售黄金,购买成收益回升的美债。对于黄金来讲有可能再次回到1673美元的年代,如果9月份美国取消部分计划,金价将进一步得到改善。但是在7月份CPI数据明显增加,进一步影响到黄金短期的走势。

毕竟在短期内美联储最快也要维持一年的时间来稳定内部经济,而黄金受到影响的时间只会更多。虽然在市场的调控下,也许会有段时间的反弹,但是暂时恢复的希望是比较渺茫的,因此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先避一避风头会是比较好的选择。

黄金价格大跳水背后的原因

1、受到去年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一度处于低迷的状态。为了有效的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大量的印刷钞,来调控宏观经济。而黄金价格也相应的增长了30%,国际金价一度突破了历史新高,也让去年的黄金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今年在的黄金市场却没有那么好运,在连续了7个月的持续上涨后,在8月份金价画风突变,呈断崖式下跌。伦敦金下跌最为严重跌幅已经超过11%,金价下跌势力如此迅速,会不会影响到后续的金价趋势呢?

3、由于疫情持续蔓延,美元在全球的地位受到了影响,在加上去年美国大选导致美国面不稳定。为了稳定内部矛盾,将美国经济危机转嫁他国,在8月9日,美国政府突然将数亿美元流放市场,美元的抛单直接导致黄金价格受到重创。

3、从已知数据显示,黄金价格从1790美元/盎司跌到了1680美元/盎司,金价狂跌100美元,并且现在黄金的跌势并未停止,有人认为黄金依旧存在很大的下跌空间。并且今年的通货膨胀依旧处于持续状态,因此今年的黄金也会受到通货的影响。

4、黄金之所以下跌严重,其实和美元息息相关,美元的收益都在上涨,这才是导致黄金下降的主要原因。在美国7月份公布的劳工部数据显示,美国非农业就压人数暴增,已经超出了预期水平高达94.3万,就业率增加同时也意味着失业率减少。数据明显体现出了美国经济逐渐在复苏,从而导致了加息预期得到回升,美国国债在触底之后第一次得到反弹。金价和美元之间呈负相关性,美元地位升高,金价就会处于弱势。

古代时候的一两等于我们现在的多少钱?

在讨论古代货币的时候通常都会用上这么个假设,就是: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虽然金、银、铜的相互兑换率一直在浮动中,但这个假设基本上应该是合理的。宋史有记载,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97年),“金上等旧估两十千,今请估八千”(食货志),一两金子从兑10贯到8贯。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每两价钱二十贯,银每两一贯五百文。岳飞的孙子岳珂的《金陀续编》记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银每两二贯三百文,金每两三十贯文。从这里能看出,金银的兑换率差不多1:10,但金银贵而铜钱便宜,差不多银铜兑换率在1两对2贯左右。这是因为宣和7年(1125年)金兵入侵后,物价飞涨、铜钱贬值的缘故。金兵南下后,大片国土沦陷、税基减小,产铜量也下降,而同时政府开支却并没有减少,宋政府财务紧张,钱币也开始粗制滥造(含铜量大幅降低),造成了币制崩坏和通货膨胀。到了南宋后,1贯铜钱的购买力远不如北宋。宋史上记载,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的一两银子可换3贯300文。不过无斋主人认为,北宋在金兵入侵前,银铜兑换率为1两兑1贯仍然是合理的。

要讨论货币的购买力,必须先提一下两位名家的方法。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是以黄金的价格作为基准来换算的,他基本是依据1两金=10两银=10贯这个假设,以国际金价来推算1贯铜钱今天的价值。吴思先生在他的《潜规则》一书中则是同时使用了米价和银价作为基准,给出了1两银子今天价值的两个不同数字。吴思先生似乎偏重于取由米价换算出来的那个数据。

那么根据二位先生的方法,我们来看看宋代的一贯到底合今天(2004年10月份)多少元人民币。

1、黄金基准

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400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我们就以400美元为一盎司。一盎司为28.3克。宋制1市斤为640克(网上查到“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铜则,自记重一百斤,重64公斤”)。1市斤有16两,所以宋代1两为今天的40克。这样一算宋代一两黄金相当于565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8.23元来算,相当于4650元。根据假设1两金为10两银即10贯钱,宋代一贯铜钱约相当于465元。

2、白银基准

国际牌价,银价基本上在6美元一盎司周围波动。同金价基准的换算方式相仿,一两银子也就是一贯铜钱,约相当于70元人民币。

3、米价基准

宋代1市斤是640克,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如果我们不考虑特殊的荒年或大丰收年的话,北宋初期的米价大约在每石300文到600文之间,中期(仁宗年间)在600文到700文之间,南宋初期米价则在2贯左右。那么以此推算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前徽宗期间大约每石1贯左右,应该算比较合理的。如果按现今大米价格每公斤2.5元来计算,宋代一石大米即今天的59.2公斤合148元,也就是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三个价格,按黄金换算的465元,按白银换算的70元和按粮价换算的148元。由于我国不是主要产银国,而且工业化后提炼银子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所以古代银子的价值肯定要大幅度高于现在。显然以今天的银价作为参照体是不合理的。这从今天银价6美元一盎司、金价400美元一盎司就能看出,今天的一两黄金能换66两银子,而我们假设的古代金银兑换率是1:10。相反黄金的产量稳定,直到今天仍被世界各国作为重要的硬通货储备,所以用黄金作为基准比较合理。

此外,虽然现代技术大幅度发展,袁隆平先生的杂交水稻使得粮食产量大为提高,但今天消费粮食的人口也大幅度增加了。根据宋史地理志,北宋大约4500多万人口,而今天中国已经有13亿人口。民以食为天,粮价应该还是一个重要的基准。

因此无斋主人就取了个金价基准的465元和米价基准的148元的平均值306.5元,并归整去掉零头,将1贯铜钱定为300元人民币。从而我们得到下面的基本换算公式:

1两金=3000元人民币

1两银=1贯铜钱=300元人民币

1文铜钱=0.3元人民币

以这个兑换率来看看宋代官员的薪水。根据宋史职官志,宋代一个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贯,也就是合9万元人民币,年薪108万。一个普通从8品的县令月薪15贯,合人民币4500元,年薪5万4千,考虑到宋代一个县令不过管几千户人家,也算不错了。宋代除了本俸之外,还有职钱、禄粟、傔人衣粮 、厨料、 薪炭诸物、增给 、公用钱、给券 、职田等名目繁多的津贴。难怪人称宋代对官员的优待无与伦比。也难怪宋江削尖了脑袋想被招安当官。

从水浒上的具体事例来看,这个兑换率也比较合理。第十五回吴用去劝说三阮入伙劫生辰纲时,吴用让阮小七用一两银子买了一瓮酒,二十斤生熟牛肉,一对大鸡。差不多就是一两银子换300人民币的样子。此外,第十回林冲风雪山神庙,陆谦在李小二店里招待管营和差拨时,曾拿出一两银子,点了三、四瓶好酒,菜随便上。同样第四十四回戴宗、杨林请石秀吃饭时,也是杨林扔出一两银子让店家随便上酒菜。一般来说一个普通小饭馆,300元人民币三个人吃,的确是可以随便点菜了。

再看看水浒中其他几个例子,杨志东京卖刀的时候,牛二曾说:“甚么鸟刀,要卖许多钱!我三十文买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30文钱一把切菜刀,也就是人民币9元,很合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时,曾用5两银子定制了一根62斤重水磨禅杖和一口戒刀,用的是十分好铁,考虑这也算是一件上等兵器、又是特别定做的,1500元人民币也不算过分。但是智取生辰纲的时候,白胜卖给杨志一伙的家酿村酒要5贯钱合1500元人民币,似乎有点离谱。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宋代酒类是政府垄断专营的暴利行业,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酒价本身就很贵。宋史食货志记载,宋初太祖建隆二年(961年)私酿15斤酒就要被杀头,后来规制放松,但私酿到一定数量仍是死罪。另据宋史,神宗元丰2年(1079年),东京的酒价是“斤直钱二百五十”,白胜的一桶酒差不多应该有20斤,所以5贯也算合理,当然黄泥岗的物价肯定要比东京便宜。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当时黄泥岗上白酒是稀缺商品,白胜又处于垄断地位,同时还有晁盖一伙在竞相抬价,才把这桶酒炒成高价的吧。

以上摘自无斋主人《“黑”话水浒》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采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采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政府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 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假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小说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小说、武侠小说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以上只是一个比较直观例子,.其实,货币价格在历史上是有波动的.要说明白,可不是一2句话能解决的.想要看明白,最好看看中国古代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