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名菜有什麽

2.沧州任丘有什么特产啊?越全面越好

3.想知道: 沧州市 永济路红旗塑料厂 在哪

河北名菜有什麽

沧州回家金起香油价格多少钱一斤-沧州回家金起香油价格

河北风味名菜

来源:搜狐新疆

金毛狮子鱼

用鲤鱼加工修饰后,炸制而成。

金毛狮子鱼,始于民国初期。最早由石家庄市的中华饭庄名厨袁清芳创制。因成菜色泽金黄,形似狮子,故名。1952年在河北八大城市烹调技术表演赛中,袁烹制的“金毛狮子鱼”,获得了高度评价。该菜是河北参加 1983年全国烹饪鉴定会的名菜。

金毛狮子鱼的制法:

将鱼洗净。从下嘴唇劈开,掰开鳃盖,将鱼身两面上下交叉批成薄刀片,每片端均与鱼身相连,再用剪刀剪成细丝。葱、姜、蒜切成米粒,玉兰片、火腿片切成7厘米长的丝。炒锅烧热,下花生油,烧至四成热,将调好的鸡蛋糊均匀地抹在鱼身上,下油锅,边炸边抖动,使细丝散开,呈金**时捞出,鱼腹朝下放在盘中。锅内留油少许,将葱末、姜末、蒜未、兰笋和火腿长丝(约7厘米长),加酒、醋、白糖、酱油,烧浓,下湿淀粉勾芡至浓稠,淋上热油少许,出锅,浇在鱼身上即成。

成菜色泽金黄,鱼丝蓬松形似狮子,酸甜适口。

白玉鸡脯

用鸡肉经油锅滑炒而成。

白玉鸡脯,始于清末,由保定府衙内名厨所创制。后流入菜馆,并增加了配料,制作更加精细。1983年,62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前往唐山访问时,曾在鸿宾饭庄品尝了“白玉鸡脯”等菜,人们称赞说:白玉鸡脯鲜嫩清淡,像豆腐脑一样柔软,鲜美。

白玉鸡脯的制法:

将仔鸡肉去皮、去骨,剁成鸡茸,加葱、姜、水,向一个方向搅上劲后,加鸡蛋清、精盐少许,再搅上劲。另用两个鸡蛋清打成蛋泡状也放入鸡茸内。炒锅烧热,下猪油,烧至四成热时,下鸡茸糊,用温油慢慢滑熟一面,再将其翻身,至两面涨发成形、色白光亮时,捞出沥油。锅内留油少许,下花椒,出香味后捞出,下玉兰片、油菜心偏炒,随后放嫩鸡脯,下油 、盐、味精、胡椒粉少许、鲜汤适量,烧沸,下湿淀粉勾芡即成。

成菜色泽洁白,肉质细嫩,清香爽口。

蜜汁鲜桃

用河北深州加糖熬制而成。

河北深州,是我国鲜桃之魁。它个头硕大(每只250克左右),果形秀美,皮薄肉细,汁甜如蜜,是历代帝王享用的贡品。《深州县志》载:汉时“北国之桃,深州最佳”,“深州之桃.饶阳之绣,安平之绢,皆一境之独胜也”。深州厨师取用烹制“拔丝”、“水晶桃”、“一品寿批”等河北风味菜,其中以“蜜汁鲜桃”为最佳。

蜜汁鲜桃的制法:

将鲜桃适量洗净,去核后,每个切成5块,经沸水稍烫去皮。炒锅加水适量,加白糖烧化,撇去浮沫,放,慢火熬至浓、甜汁紧包鲜桃,撒上山楂丁即成。

成菜色泽洁白,果味浓香,甜而细腻。

扒镶口蘑

用口蘑和鸡肉蒸制而成。

张家口所产蘑菇是驰名中外的名贵真菌。简称“口蘑”,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它肉质肥厚,富有营养,为明、清时贡品。清《随园食单补证·蘑菇》记载:“鸡腿蘑菇,即今京师之鲜蘑菇……以味论,必以口蘑为最,盖蔬中之鸡也。”郭沫若有诗:“口蘑之名满天下,不知缘何叫口蘑。原来产在张家口,口上蘑菇好且多。”

扒镶口蘑的制法:

将水发口蘑一入沸水锅略过水取出.再放入有酱油和水各半的锅中捞一次,捞出挤干,切成两爿。将鸡肉砸成鸡茸,加蛋清、火腿末、玉兰片小丁拌和成馅。接着用两片蘑菇中间夹鸡肉馅,逐个做完,上笼略蒸取出,去汤。炒锅下油烧热,用姜末炝锅,下酒、味精、酱油、鸡汤,烧沸后,下湿淀粉勾芡,浇在口蘑上即成。

成菜质地软熟,鲜嫩味美。

改刀肉

用猪腿肉和竹笋偏炒而成。

改刀肉,因用猪肉经过多次改刀切成肉丝后制成,故名。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多年历史。据传清道光年间,京都御膳房主持皇帝一日三餐的著名厨师刘德才,为了给道光皇帝调换菜肴口味而制作的。后来刘德才年老退出御膳房,此莱也随他带到承德地区五奎园饭店经营,于是闻名承德地区。

改刀肉的制法:

将带肥膘猪腿肉去皮、筋,切成纤细肉丝,放入碗内,加少许酱油拌和。笋切成细丝。炒锅用大火烧热,下油,烧至七八成热时,将肉丝下锅偏炒,至肉质收紧,放笋丝同炒。加酱油、白糖、味精,反复偏炒,转用小火,至卤汁收紧。再用大火稠浓卤汁,逐渐炒干,使肉丝与笋丝吸入浓卤汁、鲜味,出锅装盘即成。

成菜色泽深红,肉质嫩而清香,油而不腻。

以下来源于://.airtofly/foodculture/003/

杨长子火腿肠

始创人杨庭珍曾在山东济南给一家德国老板马斯萨兹制作火腿肠的手艺。1932年,杨庭珍与人在天津合开"胜利肠子铺"。1941年"胜利肠子铺"迁至北戴河海滨,从那时起"杨肠子"即作为杨庭珍的艺名而名扬四

方。成品肠鲜香浓郁,口感独特,回味悠长。 制作单位:北戴河盛利肉食加工厂(北戴河剑南路19号)...

邯郸风味名吃

古城邯郸享有“八大地方风味名吃”之誉。一萎油水饺。早在民国33年(1944),邯郸镇浴新街有一个只有一间门面的水饺铺,铺主人是邯郸县北苏槽村的王锦堂兄弟。为了做好生意,王氏兄弟起早搭黑,到集市上购买上

好的鲜猪肉和时令鲜菜,配上小磨香油、上等酱油等调味品,用老汤打馅,精粉...

石家庄回民扒鸡

回民马鸿昌夫妇在石家庄开办红顺利小店,经营五香烧鸡,闻名华北。50年代该店广取博外地扒鸡的烹炸技术,将五香烧鸡改制成扒鸡,取名“马家鸡铺”扒鸡。此种扒鸡现由中山路食品商店扒鸡加工厂根据传统工艺生产。

石家庄回民扒鸡,外形如卧雏,两腿弯曲、胸侧,双翅插入口中,通体呈金**...

保定马家老鸡

保定马家老鸡铺制作的卤鸡,从清朝嘉庆初年到现在已传五世,近200年。相传,清代河间县果子洼村有家回族马氏兄弟,忙时种田,闲时煮鸡出售。后来辗转来到保定,开了马家老鸡铺。主人在制作技术上颇下功夫,加之懂

点医道,每次煮鸡,除放应有的辅料外,常配以各种益提味的中草药材,因此,所制卤鸡色鲜、形...

藁城宫面

藁城宫面,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品味兼优,是河北省富有地方特点的传统风味食品,全国只有河北省一家出口。据说,早在明朝时期,河北省藁城一带的面食艺人,就以精于制作挂面而驰名燕赵之地。清光绪年间,地方官吏曾

以此进贡皇宫,列为宫廷佳品,故得名“宫面”。对此,《藁城县志》曾有这栏的记载:“吾邑之挂面,系土人...

河北特色饮食

烙糕烙糕是承德人用当地所产谷米磨成面,再经烙制而成的具有浓厚香土气息的传统风味食品。它与年糕、豆包、煎饼一起被誉为“吉祥四糕”每当腊月农闲季节,承德山区百姓便家家户户做烙糕。做好的烙糕外焦内嫩、味香适

口。杏仁露承德地区盛产杏仁,个大味甜,俗称“大扁”。避暑山庄中的御厨房很早就用山庄中的矿泉水与杏...

宣化朝阳楼涮羊肉

朝阳楼的涮羊肉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早在明清期间,就以选料精、切片薄、调味全、外观美、味道佳而闻名一方。它以芝麻酱、虾油、辣椒油、酱豆腐、米酒、葱花、姜末、酱油等调料佐料,现吃现调。餐桌上的火锅,炭

火加热,煮有鲜汤,另备有粉丝、和大蒜,享用者只需双筷夹起薄如纸片的羊肉...

雪桥八仙

河北石家庄有一道风格别致的菜肴——雪桥八仙,它的制作方法是:将六只鸡蛋的蛋清打成飞糊,抹成单孔大桥形状,桥两头用黄瓜或冬瓜作为桥柱,装笼蒸使之定型。同时,将赵县雪花梨和桔子、萝卜去皮核上笼蒸熟,取出

摆在大盘内,将蒸好定型的大桥横置其上。樱桃、青梅、桂元肉、葡萄干、银耳分别点缀在大桥上...

马家老鸡铺清真卤煮鸡

保定市马家老鸡铺的清真卤煮鸡,色艳形美,肉嫩骨酥,软而不烂,味道醇香,扬名遐迩,脍炙人口,为地方名特产品之一。 马家老鸡铺的卤煮鸡选料精良,加工精细.选料必须是鸡形丰满,肉多膘肥的活鸡,并一律要按

回族的俗规宰杀,叫做"宰鲜、煮鲜、卖鲜".生鸡下锅之前要用镊子将未烫尽的羽毛全部拔光,煮鸡时除按规定...

白洋淀松花蛋

白洋淀位于冀中平原,是水域辽阔、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自然水区。这里除盛产鱼、虾、蟹、莲、藕、苇、菱角等水产、土产外,还盛产一种驰名中外的风味食品——皮蛋。 皮蛋,又名松花蛋,是我省出口的传统食品。

因其主要产地在...

唐山蜂蜜麻糖

唐山风味诱人香,首屈一指蜜麻糖。 唐山蜂蜜麻糖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吸取了北京著名糕点“蜜供”的浇浆方法,几经改进,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制做工艺。唐山市烟酒公司新新商店制做蜂蜜麻糖的高手董淑媛,1

963年学艺,得该市“麻糖大王”的真传,技艺达到了...

二仙居碗坨

承德盛产荞麦,《承德府志》载:“荞麦于山田尤宜。《广群芳谱》曰:‘北人日用以供常时,农人以为御冬之具’”。这足见当时北方及承德一带农人是以荞麦做为主要粮食作物的。宋代诗人陆游还曾有“荞麦漫漫连山路,豆

荚离离映版扉”诗句,极言荞麦之盛。 ...

塞外古镇熏肉

张家口地区的柴沟堡是个塞外古镇。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名叫郭玺的厨师在这里开设了一个熏肉铺,驰名京包线一带。他制作的熏肉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色泽鲜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齿,不仅风味独特,营养

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作用。此肉团系枯木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伏天贮存一周不变质,成为别具...

饶阳金丝杂面

金丝杂面,是我省饶阳县的传统特产。相传在清道光年间,饶阳县东关有一位叫仇发生的农民,以卖杂面为生。他为了使自己的杂面具有独特的风味,苦心钻研,历经数年,经过八百多次试验,终于制成了脍炙人口的金丝杂面

。清朝末年,有个老家是肃宁县(与饶阳县毗邻)的太监,每次回家省亲,必到饶阳东关仇家杂面店买一些金丝杂...

石家庄回民扒鸡

回民马鸿昌夫妇在石家庄开办红顺利小店,经营五香烧鸡,闻名华北。50年代该店广取博外地扒鸡的烹炸技术,将五香烧鸡改制成扒鸡,取名“马家鸡铺”扒鸡。此种扒鸡现由中山路食品商店扒鸡加工厂根据传统工艺生产。

石家庄回民扒鸡,外形如卧雏,两腿弯曲、胸侧,双翅插入口...

“小白龙过江”

“小白龙过江”是石家庄市中华饭庄的传统菜肴,其制法是,将整条鲫鱼割洗干净,热水烫后去鳞皮,改十字花刀。锅内起热油,待葱姜炸出香味,放奶汤或高汤以及各种辅料,投入鲫鱼和干贝,煨炖至熟。蛋清糊制成白龙形

象,使之浮于汤上。此汤形象生动,清香鲜嫩,鲜美适口。 此汤的创意,源于一则神话传说。唐代,长安城内...

藁城宫面

藁城宫面是以精粉、精油、精盐为原料,经独特工艺而制成,条细空心,油亮洁白,粗细均匀整齐。煮熟挑入碗中,半汤半面,汤清味佳,既可作主食,又可佐餐,尤宜病人和产妇食用。因其系手工制作,故耐火而不糟,回锅

而不烂,较有口劲,食用简便,富有营养,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藁城宫面目前已销往香港...

芦花鸡

河北唐山市有一道传统名菜——芦花鸡,它是选用每年秋末冬初、芦花纷飞的季节刚刚养肥的母腿为主料,将之洗净去毛,以料酒、味精、葱姜丝浸腌,再入油炸至枣红色捞出装盘,另将龙芽菜心洗净,修削整齐,以火

腿、葱姜末与之同炒,拼入盘中。此菜色泽鲜艳,美观大方,肉质脆嫩,鲜美醇厚,风味独特。 芦花鸡虽然美...

笏板鸡

笏板鸡以及笏板鱼,是河北省的传统名菜。笏板鸡的制法是:先将鸡脯肉剁碎成馅,放入葱姜末、蛋黄、食盐、味精以及料酒拌匀。猪网油洗净,切成两块长方形,抹上少许蛋糊,将调好的肉馅均匀地抹在网油上,包成长扁条

的笏板状,旺火蒸十分钟,稍凉挂上蛋白糊待用。油四成热时,将笏板鸡放入油锅炸,呈金**时,再捞出切成小...

柴沟堡熏肉

张家口地区的柴沟堡是个塞外古镇。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有一名叫郭登的厨师在这里开设了一个熏肉铺,驰名京包线一带。他制作的熏肉皮烂肉嫩,表里一致,色泽鲜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齿。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

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作用。此肉出系柏木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伏...

洁白如雪拨御面

承德吃荞麦的方法很多,最享盛誉的当首推河北省隆化县张三营镇的拨御面。 张三营原名“一百家子”,据《承德府志》及《隆化县志》记载,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乾隆皇帝率文武百官赴木兰围场,途经

一百家子,住在伊逊河东龙潭山脚下的行宫(康熙四十二年所建)。当天下午,行宫...

鲜花玫瑰饼

鲜花玫瑰饼是承德市名特产品,以当地特产鲜玫瑰花为主要原料,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此产品历史悠久,是清朝年间宫廷御膳食品之一,具史料载,每当康熙来承德避暑或去围场打猎时,都把此饼作为专供食品享用。

鲜花玫瑰饼吃起来绵软酥松,香甜适口,有浓郁的玫瑰香味,是馈赠亲友的上好佳品。...

清宫御膳银丝杂面

银丝杂面是一种用各种豆子面和制而成的面条,是承德民间传统食品,已有300多年历史。承德属于杂粮产区,古时候麦子多从关内购进,售价高昂,而承德人又十分喜欢吃面类食品,人们就用土产的各类豆子磨成粉,轧

制成杂面食用,后来杂面逐渐由民间传入皇宫、市井。 据史料记载,乾隆年间,皇帝每次偕后妃来避暑山庄,...

凉粉

承德一带居民食用凉粉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人们所以喜欢食用凉粉,不仅因它味美消暑,还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据《中药大辞典》载:绿豆凉粉有“清热解毒,治痛疽疮肿初起,烫伤,跌外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

。” 咸丰10年,英法联军炮轰大沽口,咸丰帝仓惶出逃,来到避暑山庄后,就常吃宫外的凉粉。至今承德还...

羊肠汤

沧州地处华北平原的东部,却有着辖区内的孟村回族自治县。回族是这里的一个主要民族,那么,以牛羊肉为主的小吃就不奇怪了。这里为您介绍沧州街头的一景:喝羊肠汤。您看一口大锅里翻滚着洋肠子和羊杂碎,周围的人一

人一碗,尤其在冬天,看到这场景您也会浑身发热,怎么样?来一碗。...

小鱼辣酱

在北方生活的人可能知道贴饼子熬小鱼,在沧州这里还有小鱼辣酱。用2--3公分长的小鱼,加入辣椒等作料,烧开后就慢慢熬吧,除了具有熬鱼的清香外带着一丝辣气。当地人时不时的买来做小菜,那口味确实不错,游客到

沧州,不妨就可点一个“小鱼辣酱”。...

四条包子

四条包子铺是1958年开业的老字号企业。因座落在古城山海关四条这条街上而得名,其店初创时,服务质量比较高,吸引顾客较多,而名气越来越大。 普通的面粉,常见的馅料加工成造型美观、口味独特、醇而不霸

、肥而不腻。一直为古城和外地游人喜欢。制作单位:山海关四条包子有限责任公司(山海关南大街98号)...

驴肉火烧

俗话说,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可见驴肉的地位。走在沧州的街头经常见到的就是河间驴肉火烧,经过慢火细炖加上师傅们的配料,然后将烧饼一分为二,把驴肉切片和作料夹起来,您就慢慢享用吧。记得来沧州一定要品尝。不

用特意的找,走在任何地方您都会找到的。...

回记绿豆糕

清真回记糕点部始建于1945年,因初创人是回民,又姓回而称"回记"半个多世纪来,用地产绿豆以及白糖,按祖传秘方的调制生产出口味醇正的产品,深受市民以及周边地区群众的欢迎。 制作单位:山海关清真回

记糕点部(山海关天心胡同22号)...

老二位麻酱烧饼

麻酱烧饼是老二位饭店的优质产品之一,色泽微黄,层次分明,麻香醇正,松软适口。与涮火锅,喝羊汤相搭配同吃,味道尤佳。制作单位:海港区老二位饭店(文化北路15号)...

长城饽椤饼

相传明朝将领戚继光率领以浙江人为主力的"戚家军"镇守山海关,北方粗粮较多,戌边士兵生活艰苦,因此有人利用每年五月长城沿线饽椤叶鲜嫩时机,制成饽椤饼,粗粮细做,改善生活。据说这种食品已经传到日本。成品

为一张秦皇岛市山区常风的饽椤树叶,内裹淀粉作皮,三鲜为馅的饼,饼皮隐约透明。味道三鲜和饽椤叶散发沁...

晓晓炸排骨

创建以来,以其赵氏家族传统工艺经过去腥、除味、增香、调色等工序,用焖、炸、熏、烤等独特技法,制成种类繁多的熟食制品。其中油炸排骨现制现卖,为店中畅销品种。成品红黄明亮,外脆里香、味美醇香,老少皆

宜。 制作单位:海港区晓晓熟食部(马坊市场82号)...

邢台道口烧鸡

邢台道口烧鸡是河北邢台地区的肉食名品,早在1959年即获河北省食品一等奖;1980年,又被评为河北肉类名牌食品。邢台的烧鸡源于河南道口镇,是道口“义兴张”烧鸡的分支。原料配方:鸡100只食盐2~3千克

砂仁15克豆蔻1...

义盛永熏鸡

义盛永熏鸡是河北唐山市的传统名食,已有悠久历史。在唐山有“熏鸡大王”之誉。制作方法:1.选料:选用只重在500克以上的健康无病活鸡为主料,仔鸡要500克以上,大鸡要求肥壮。2.宰剖...

正定食俗

解放间,正定县农村的大部分土地都被地主、富农占有。贫苦农民含辛茹苦,一年到头汗珠子砸脚面,把收获的大部分好粮都交了租子。除去少得可怜的一星点儿外,剩下的尽是些落秸秕子,只得过起那“糠菜半年粮“的悲

惨日子。正定...

栾城小吃与酒席

栾城县有两种传统饮食:小吃与酒(宴)席。小吃多为在集市上摆摊卖饭食的;酒(宴)席多是饭店(馆)经营供请客时享用。一、小吃栾城县城乡集市上卖小吃的星罗棋布...

石家庄饮酒习俗

酒俗是民俗的重要组织部分,所包含的内涵十分丰富。几乎涉及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古老的祭祀礼仪,到婚丧嫁娶,从庆典迎宾,到时令节气;从修房盖屋,到居家外出;从亲友相会,到休闲旅游;从远古文明的肇

兴,到现代人的生活,都与酒俗密切相关。在石家庄,酿洒、饮洒的历史远远早于奴隶制国家的产...

白运章包子

是1919年白运章以自己的名子命名的。白运章包子皮薄边窄、馅大、油多,把包子拿起来一晃,成肉丸的包子馅能在里边晃动。包子用料讲究,牛羊肉必须是鲜嫩的,专挑脊背肥瘦相宜的花糕肉,定点购用小磨香油。白运

章包子做法独具特色,先将肉馅以高级酱油和面酱喂制,用花椒大料水调软,再放入小磨香油、味精、葱花、姜末...

阳原圪渣饼

圪渣饼系阳原县揣骨町的特产。圪渣饼起源于何时,无史可考,但在满清时期,揣骨町的圪渣饼已闻名遐迩,脍炙人口了。据传清朝咸丰年间,揣骨町李增光出任滨州知府时,曾以圪渣饼进贡朝廷,得到慈禧太后的赞赏。此后,

圪渣饼便成为清廷贵苑喜食的上乘食品。圪渣饼,选料精良,工艺考究。烤制而成...

坝上莜面

坝上莜面是“口外之宝”中的第一宝。莜面是由莜麦加工而成。莜麦,亦称“裸燕麦”,俗称“油麦”,是一年生草本作物。原产于中亚地区,最先引进欧洲大陆,尔后被我国引进,种植于西北、华北北部、内蒙古等地,已有两

千年的历史。光绪二十八年颁布开垦蒙署令,流民迁入此地,莜麦从此在坝上落户。莜麦耐寒性强,...

黄瓜宴

黄瓜宴,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燕春饭店的厨师,根据一则历史传说而创制的,现已是名闻遐迩的当地特色菜。整个宴席全以黄瓜为主料,分为八道冷拼,12个热炒。冷拼首菜名为“青龙卧雪”,两条青龙盘卧于白雪(糖)之中,

昂首翘尾,生动可爱。其余七道冷拼,风味各异,分为香甜、麻辣、清香、咸香、酸甜、葱油、酥...

“烧南北”

“烧南北”,是河北张家口市一种传统风味菜肴。所谓烧南北,就是以塞北口蘑和江南竹笋为主料,将它们切成薄片,入旺火油锅煸炒,加上一些调料和鲜汤,烧开勾芡,淋上鸡油即成。此菜色泽银红,鲜美爽口,香味浓烈。在

我国民间,竹笋雅称玉兰片,盛产于浙江、江西、湖南等地。玉兰片的雅称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

烙糕

烙糕是承德人用当地所产谷米磨成面,再经烙制而成的具有浓厚香土气息的传统风味食品。它与年糕、豆包、煎饼一起被誉为“吉祥四糕”每当腊月农闲季节,承德山区百姓便家家户户做烙糕。做好的烙糕外焦内嫩、味香适口。

...

杏仁露

承德地区盛产杏仁,个大味甜,俗称“大扁”。避暑山庄中的御厨房很早就用山庄中的矿泉水与杏仁一同配制出杏仁露,以供皇帝、后妃以及王公大臣们享用。杏仁露具有降脂养颜的功效。...

石家庄饮食习俗

解放前,石家庄境内农民众多大多生活困苦,主食常年以粗粮为主,伴以糠菜。平原区习惯每日三餐,西部山区到冬闲季节多食两餐。一般以谷子、高梁为主食,逢年过节或麦熟时节,迎亲待客稍用细粮。富裕人家除过节外,伏

日多食细粮,平时多食谷物。谷子稍碾,称...

涞源美食介绍

城里的山珍海味吃腻了,可以在这里换换口味,下面向您介绍几种涞源的小吃: 虹鳟鱼:这种鱼原产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夏思塔山的山涧流水中,后经人工驯化,这种名贵鱼种因鱼体两侧有条纵带似彩虹而得名。虹

鳟鱼以营养丰富著称于世,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含量全,肉质细嫩,口感好,尤以清炖虹鳟鱼最...

涞源风味饮食

涞源风味食品之所以精制多样,是由多方面的条件促成的:第一是涞源农作物品种多,品质好。涞源地形复杂,土壤、气候多样,使得农作物品种多,主要有玉米、豆类(白豆、黑豆、云豆、绿豆、红小豆、白小豆)、黍、荞麦

、...

石家庄饮茶习俗

石家庄这个地方不产茶叶,但喝茶的人很多。解放前石家庄的茶馆比较多,比起京城的茶馆毫不逊色。那里的茶馆遍布城乡,星罗棋布,到处都有,就像遍布的饭馆一样,随处可见。石家庄的茶馆带有浓厚的乡土味儿,档次高一

点的八仙桌、靠背椅;档次低...

“二毛烧鸡”

基本配方:精选活鸡、食盐、一级顶油,祖传秘方。 产品特色:传统工艺制作,祖传秘方,流行区域,驰名中外。 历史渊源:“二毛烧鸡”创业于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第一代开业人王德兴浑号“二毛”

,故俗称“二毛烧鸡”。但人们仍习惯称“二毛烧鸡”。已传于第七代传人王书林,“二毛烧鸡”风味独特,味...

临英扒兔

临英兔肉系列食品由名师主理,是优选生长五、六个月的健活獭兔,精心加工而成。临英扒兔五香脱骨,味道鲜美,口感纯正,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特色。兔肉制品拥有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率,低脂肪、低胆固醇、低

热量等特色。被发达国家誉为二十一世纪人类最佳食品。 本品经高温高压杀菌处理,在常温条件下,保质期8...

唐山吃喝大全

1老边饺子馆(天元,宾馆附近各一家)2富贵猫(有几家店,大昭公园西侧,国防道南有一家)3老呔(开滦医院后面)4凤凰园(西山道,大里路,海关,轻工大厦各一,口味一般,价格便宜,量大,实惠)5、蜀都小...

张家口小吃指南

蔚县“八大碗” “八大碗”是蔚县的传统名肴。不论婚配嫁娶、宴宾会客,上至官府,下至庶民,都把“八大碗”视为特别讲究而又阔绰的名肴。“八大碗”顾名思义系八碗名肴。蔚县传统的“八大碗”有五色相间的“

丝子杂烩”,有肥而不腻的“炒肉”,有隔壁相望的“酌蒸肉”,有荤藏素裹的“虎皮丸子”,有肥瘦相兼的“...

廊坊熏肉

走南闯北的这末多年,向别人介绍廊坊的时候,别人总要问一问,你们哪里有啥特产?,想来想去也没有,只能看着别人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极为羡慕加嫉妒! 最近在武汉,发现这里家家都作腊肉,挂在窗户上的腌制

好的鱼呀,鸡以及猪肉,忽然想起了家乡的熏肉,问过好多人,石家庄的,邯郸的,保定的都没听说过。 熏肉...

永年“驴肉香肠”

永年县“驴肉香肠”源于清朝末年,已有近百年历史,属传统小吃流传至今,是河北省永年县的地方风味特产。 中国有句俗语“天上龙肉,地上驴肉”,驴肉以其质高味美而被尊为上乘佳品。永年“驴肉香肠”正是选用精

驴肉,剁成肉沫,加绿豆粉芡,小磨香油、多味名贵作科用老汤调制成的糊状,灌入驴肠衣内,扎成小捆,经高温...

“胡记”烧鸡

永清“胡记”烧鸡,始于清末,早于北京经营,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亲传四代,奉承独家中药秘方薰煮,煮至骨,肉相离而形不散之细处。葆有口味香润、松嫩、细腻之特点,畅销北京、廊坊及周边区、市、县,“胡记”

烧鸡是永清知名老字号。...

河北出色的菜饭

在国外,讲到熏肉,无不推崇东欧波兰的是上品,殊不知河北怀安县(长城边上,以前是冀绥交界的地方,在北京至太原铁路线上)柴沟堡的熏肉,才真是香味双绝。湖南东北幕阜山区如平江等县做的熏肉,也很有名,但都是用

腌肉加熏,膘厚肉薄,质量总不及柴沟的熏肉膘薄肉厚,香浓味真。这首先是饲养生猪的关系,国内养猪用圈猪的..

沧州任丘有什么特产啊?越全面越好

苇席:是任丘的传统特产,以白洋淀产最多。其苇席轻柔洁白花纹美丽,在全国享誉甚高。过去,白洋淀中及沿边地区,群众生计一靠渔业,二靠苇产,所以苇编业兴旺发达,织席打箔是家庭妇女的主业。白洋淀苇席名满天下,其品种繁多,形态各异,用途不一,有炕席、囤席、苫垫席、包装席、天花板席。席面图案花样翻新,有回形纹、桌面纹、人字纹、平纹、胡椒眼儿等等,规格尺寸多种多样。特别是天花板席,是用两层以上席篾编织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精美工艺品。将其粘贴在胶合板(或木板)上,作为房间的壁板,屋顶天花板,房屋隔断板装饰室内,美观大方,典雅堂皇。此外,白洋淀的苇帘,苇箔也颇具特色。苇帘主要有门帘、窗帘、篱笆帘等五个品种,二十多个货号。苇箔有建筑箔、鱼箔、防风雨箔等。

白洋淀的苇席及其他编织品不仅满足当地需要,还畅销华北、东北各地,有的远销日本、法国、意大利,深受消费者欢迎。在封建时代,白洋淀苇席曾为宫廷贡品。

红心鸭蛋:又称白洋淀红心鸭蛋,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发的任丘地方特产,以白洋淀人牧养的芦鸭所产鲜蛋为原料。该鸭在淀中觅食鱼、虾、贝等水生动物,产的蛋个头大,无污染。其蛋白澄清无色,蛋黄鲜艳红润。选用此种鲜蛋,取传统工艺加上科学配方精心腌制而成的红心咸鸭蛋,在保留原有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又提高了其特有的香气浓郁感。煮熟后,不仅香味纯正,咸淡可口,而且色泽美观。表皮呈淡清或白色,切开后宛如在一椭圆玉盘的中心镶人一颗晶莹透亮的红玛瑙。观之令人神怡,食之令人气爽。据化验,红心鸭蛋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实属高级营养保健食品。再配以精美的箱盒包装,成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白洋淀原产的优质咸鸭蛋,曾被清代乾隆皇帝赐封为御膳食品。现在开发的这种新型产品,以其优异的质量,独特的风味,赢得了消费者的一致好评。特别是本市荆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嘎嘎牌”红心鸭蛋,1999年5月荣获河北省首届国际农业博览会推荐产品;同年10月荣获“河北省名牌产品”称号;并连续三年被认定为第五届、六届、七届(廊坊)北方农副产品暨农业技术交流会名优产品。

火烧夹驴肉:起初是任丘长丰镇的传统食品。始于清末,闻名于民国初年。长丰镇每年四月庙会,届时,成千上万的善男信女到“奶奶庙”(即长丰无梁阁)烧香许愿赶庙会,更有远近客商艺人到庙会上做买卖,说书献艺,十分热闹。众多赶庙会者饿了买个外焦里嫩的热火烧夹上驴肉,脆香可口,油而不腻,别有一番滋味,所以倍受青睐。久而久之,“长丰大火烧夹驴肉”名气越来越大,至今一百余年来,仍是人们喜爱的美食。现在,任丘市区长丰驴肉火烧店分布各街区,大都顾客盈门。

长丰火烧有其独特的做法。首先和好硬面,再垫好油,然后折叠做成茶碗大小的扁圆形,其芯为较薄的多层面皮。有的外皮印上圆形图案,成型后用饼锅烙熟外皮,再放在炭火炉炙烤而成。然后用刀将火烧劈开,夹上切成碎薄片的驴肉、板肠、焖子,吃起来酥脆清香又不腻口。

油酥烧饼:也是任丘的地方风味食品。外焦里嫩,香而不腻,脆而不硬。其色泽金黄,宛如杏色,放置数日不馊不皮,食之如初。任丘油酥烧饼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初期以李氏所做为正宗。其制作工艺较严格,所用面分别为水和面与油和面,所用水要依四季温度而变化,面要稍微发酵,适量放碱。分层作卷,加工成型,吊炉烤制。上下火要均匀,先煲后炙。煲烤时间要严格控制,翻动及时。

熏鱼:是任丘白洋淀一带传统的风味食品。其制作方法:首先选料。选用肉质好、体侧扁、每条重在一市斤左右的白洋淀产鲂鱼、鲮鱼或鲢鱼,然后去鳞、开膛除掉五脏,用清水洗净。再用酱油、醋、黄酱、精盐、葱、姜、蒜末、花椒、大料等佐料把鱼腌6—8小时,尔后上锅蒸熟。最后,在锅底内放适量白糖、小米。把鱼摆放在铁篦子上,用文火将鱼熏至黄红色即成。熏好的鱼表面涂一层香油,以增强色泽和清香美味。由于熏鱼是蒸熏而成,含水份少,肉质柔韧而不松散,吃起来清香可口。是淀边人招待宾客的美味佳肴,也是馈赠亲友的特产礼品,倍受青睐。

老豆腐:是一种营养价值颇高的豆制食品,也是任丘人百吃不厌的传统小吃,其制作方法极为严格考究。步骤如下:1.选优质大黄豆去掉杂物及霉豆;2.用温水泡豆4小时左右,达到完全泡开;3.磨浆。传统方法是用小石磨,人力磨,现在用电力专用磨浆机;4.过滤。把磨好的浆用布包使豆渣和浆分离(现在的电动磨浆机在磨的同时把浆甩出,浆、渣分离);5.煮浆。把过滤的好豆浆煮开,盛人保温罐中;6.点卤。现在是点石膏或葡萄糖酸,按一定比例,边点边搅动。这是技术性极高的一道工序,一是加卤的量要求极严、多了或少了都不成;二是搅动的次数、时间很关键。次数少了不均匀,多了豆浆凝固,点卤后静置一会儿,即成了洁白细腻的老豆腐;7.佐料配制。把老豆腐旋片盛人碗中,配以香油、盐水、蒜泥水、炸酱、醋、辣椒油、味精、香菜等即可食用。一斤干黄豆一般能做8至10斤(碗)老豆腐。

罗圈烧饼:是任丘独有的传统风味小吃,制作工艺考究。先将上等白面和好,半发酵,制作时把面放在案板上加一点碱揉熟,用擀面杖轧成厚1—2厘米、宽18—20厘米的长条形面片,上面垫上油、盐、五香粉(过去有的放花椒粉、茴香籽),然后再把面片对折成9至10厘米宽的长条,用刀剁成9—10厘米长、5厘米宽的小长方块,尔后把两个小长方块重叠起来,用刀背沿长的方向在中间压一下,双手捏住长方形面块向反方向扭7—8圈,再纵向压扁,最后用手团制成中间1—2毫米、边缘2—3厘米、高约3—4厘米、直径10—12厘米大小的圆形苣罗状,放进吊炉中烘烤5分钟左右,烤成焦**即可。趁热吃外焦内软,香脆可口,是早点的理想主食。

烤制罗圈烧饼燃料很讲究,必须用木柴,以果木树尤其是枣木为最好。

棒槌锞子:又称大锞子、油条,是一种油炸食品。选用上好白面,按10斤面、2两矾、2两碱、2两盐、5斤水的比例把面和好,放在涂了油的案板上醒面20分钟。然后把面拉成宽约5厘米、厚约0.5—1厘米的长条。再用刀剁成约2厘米宽的小长方形,把两块叠在一起,用刀在中间沿长的方向切一刀,尔后,用手控住两头向反方向拉成约30厘米长,放人烧沸的油锅中,用长筷拨动翻滚,炸至焦**即成。趁热吃口味更佳,是群众喜爱的早点食品。

五香酥鱼:任丘五香酥鱼以野生活鲫鱼为原料,根据传统的制做工艺,经科学方法精制而成。味道醇厚,酥烂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老少皆宜。产品用真空包装、高温杀菌、不含防腐剂,属纯天然食品。具有保鲜时间长、体轻、易开启、卫生、开袋即食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畅销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大中市场。特别是白洋淀水乡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荷花牌”五香酥鱼,1998年荣获京沧农副产品合作洽谈会名牌产品,1999年被津沧农副产品合作洽谈会评为优质产品银奖,2001年度被河北省评为第五届农副产品名优产品。

野味烧鸭:是以白洋淀野鸭蛋人工孵化,经过品种改良,在淀内放养,以食野生小鱼、小虾、贝类、水草等食物的野鸭为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用现代烤制设备精心烤制、经高温杀菌、真空包装的美味食品。具有皮色鲜艳、味道清香而鲜美、肉质精细、香而不腻、骨酥肉嫩等特点。它不含防腐剂,属于纯天然野味食品,令人百吃不厌,回味无穷。是居家旅行,各种宴席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并畅销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白洋淀水乡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荷花淀牌”野味烧鸭。1998年荣获京沧农副产品合作洽谈会名牌产品;1999年被津沧农副产品合作洽谈会评为优质产品银奖;2001年度被河北省评为第五届农副产品名优产品。

脆枣:也是任丘传统的地方风味食品。选用本地产优质肉厚的大枣,剜除枣核,放人特制烤炉烘干即成。吃起来酥脆甘甜中有一股稍带焦糊味的清新枣香,口感颇佳。食后绵甜清爽之气久久不去,不仅开胃健脾助消化,而且醒脑提神补气血。

烤山芋:又称烤红薯,也是任丘传统的风味食品。其原料是当地盛产的红薯,以春种者为主。优种红薯大洋红(俗称心里美)皮黄、红穰、块匀,表皮洁净,是烤制红薯的上等佳品。烤制时将选好的红薯用铁丝挂在特制的专用烤炉内烘烤,不停地翻动,烤到皮焦穰烂即可。新出炉的烤红薯,表皮焦黄,掰开后里穰呈杏红色。拿一块在手,热腾腾烫手,吃一口热气嘘嘴,不敢合口,甘甜清香之气诱人食欲。所以沿街流动叫卖的烤红薯车旁,常常围拢一群群选购者。

薯条干:是近年来当地干果食品摊店常见的一种风味食品,其原料也是当地盛产的红薯。薯条分有两种:一种是煮熟烘干的薯条,色泽鲜艳,杏红的、金黄的都很悦目,吃起来柔韧香甜津涎满口。一种是蒸熟后又经炒制的薯条,吃起来硬脆焦香,慢慢咀嚼,留甜不断,别为一种口味。在目前市场上红薯较少的情况下,薯条越来越受到喜食红薯者的青睐。

想知道: 沧州市 永济路红旗塑料厂 在哪

这个作业我也不会,给点提议你吧

我是你的同校同级友

魏州,(今大名县东北大街乡一带)有“魏桥”,唐朝引永济渠绕城,夹河而成聚落。玄宗二十八年(740年)九月,“刺史卢晖移永济渠,自石灰窑引流至州城西,却注魏桥,夹水制楼百余间,以贮江淮之货。”[2]魏州在唐朝后期为魏博节度使治所,其前身——隋武阳郡,原仅辖二个小县:贵乡、昌乐、永济渠修成后,因控据魏桥水路枢纽,地位重要,才发展成统辖14个县、拥众数十万户的大郡。唐朝中后期屡为强蕃、官军所争。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马燧、李怀光与朱滔等战于魏州城下,滔堰永济渠水入王莽河故道绝官军粮道及归路,马燧退保魏县(今大名西北,原治永济渠南),双方隔渠水列营相拒,互争魏桥,最为惨烈。[3]

贝州,唐懿宗咸通(860-874年)以前城址在今清河县西北,永济渠在城东南十里,有“孔桥”。唐朝贮江淮租布甲仗于此,以备河北军用,号称“天下北库”。[4]孔桥北接冀、深、瀛(今河间县)、莫州(今任邱莫州镇)之间的华北平原中央地带的南北交通大道,南连博(今山东聊城)、济(今聊城西南)、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及黄河重要津渡口:济州津、杨刘渡(今东阿杨柳村),恰与永济渠形成十字型水陆交通骨架,故军事地位尤为重要。武则天永昌年间(689年)原在永济渠东南30余里的清阳县缘地久积碱卤,遂西移于永济渠东孔桥置城;玄宗二十二年(734年)又移于永济渠西岸[5]。懿宗咸通中贝州亦东徙,南临永济渠为城,以清河、清阳二县附郭,直至北宋,即今清河县西城关镇。[6]

内黄县(今内黄县西旧县村),永济渠在县北二百步,有“永定桥”。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朱全忠击魏博节度使罗弘信于内黄,五战皆捷,至永定桥,斩首万余级。[7]内黄当魏、贝去洛阳之要途,又兼桥渡之利,故有所争。

馆陶县(今南馆陶镇),永济渠在城西十里,有“永济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刘黑闼至馆陶,永济桥未成,不得渡,自视作桥成,而过桥西。[8]又,德宗兴元初(784年)朱滔谋取汴州(今开封),使人见魏博节度使田悦,约会馆陶,偕行渡河。[9]也是由于馆陶位在道中,又有永济桥之便。但是,馆陶县毕竟与运河还有十里之距,不如其北面的永济县跨渠为城来得方便,所以北宋以后县治北移永济。

永济县(今山东北馆陶东南肖城),此县城建置较晚,原来只是永济渠上的一座桥,因行旅客商住店、买卖,渐渐形成市廛聚落,称“张桥店”、“张桥行市”。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始由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奏于张桥行市置县,永济渠在县西郭内,阔170尺,深2丈4尺,穿县入临清,故以为名。[10]

临清县(今临西县),永济渠在县西门外,为魏、贝之间蓄积粮粟之地。唐末五代,凡欲取贝、魏者,皆先顿兵于临清。北宋因地处宋辽驿道,为迎候宋辽使臣曾设驿馆。[11]

武城县(今山东武城县旧城西北),隋开永济渠时,地址在渠西北十里之外,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武城县迁至永济渠北义王桥西二里,扼义王桥东通德(今山东陵县)、棣(今山东惠民东南)二州之道。[12]北宋末年,迫于河患,复徙渠东,即今旧城关镇。[13]

长河县,原在今德州市东,永济渠在县西十里,有“白桥”。城为水所环,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十月移就白桥于永济渠西岸置县,十年(815年)又在渠东置小胡城。[14]晋一度移德州治于此,旋废为长河镇。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复移将陵县治于长河镇,即今德州市。[15]

安陵县(今景县安陵乡),城东临永济渠(即今南运河),有“柏杜桥”。隋开永济渠时置曾县,然城址并不临河,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移至柏杜桥,于运渠西岸建新城。[16]

东光县,永济渠在县西二百步,渠上有桥名“白桥”。自桥西有路通景州弓高县(今景县),桥东北有道去沧州(今沧州市东南旧城),史称“白桥路”。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王承宗遣兵2万入东光,断白桥路。后梁乾化三年(913年)杨师厚亦自弓高渡御河而东逼沧州。[17]白桥显然是维系河北平原腹地与东部滨海地区之间地交通孔道。

截止于北宋末年,汴河沿岸的州府县城共有14座,镇11座,除开封、雍丘(今杞县)、应天府(今商丘县)、虹县(今泗县)四城起源较早,汉代就已筑城,其余皆随通济渠——汴河开通而出现。汴河沿岸城镇位置的选择也是既考虑到汴河航船上、下行的航速和航程,较均匀地分布;而且多就水陆交会点设置,城镇内普遍建有横跨运河的桥梁,以利南北往来。这一点在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日僧成寻溯汴河自泗州至汴京的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20]成寻的日记讲到他的船每每皆在大桥下过夜,桥上有市,入夜灯火万千,买卖繁昌,店家多得不可计数,歌舞之声很远就能听到。为了让船工上岸买卖,成寻两次路过宿州皆停船逗留多时。当时规定汴河内的船只在宿州一次上岸出售的干姜不得过三十石,南京应天府不能超过五十石,反映沿河城市交易买卖的频繁使官府不得不有所干预和限制。汴河桥市的买卖活动,无论从空间位置、或是时间规定上,无疑都是唐朝中期以后市坊制度解体和夜禁制度驰废的结果,也是刺激沿河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受汴河水运码头和桥渡职能的限制,汴河沿岸的城市布局形态亦呈现跨河为城,以一条市街为主干,有别于北方平原一般州县城市的特点。

宿州,最初只是一座桥,名埇桥。中唐以后自宋州取东南直路入淮成为正途,“埇桥为舳舻之会”,[21]路扼彭城(今徐州),西接睢阳(今商丘),南临淮甸,当漕运之要,水陆之冲。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置州,跨河为城,临河街巷分布着馆驿、酒楼和仓储,每日众多官私船只停泊城内。咸通九年(868年),庞勋乘夜攻入城内,一次劫获城中大船三百艘,备载资粮,顺流而下,[22]可以想象其城内运河的容量甚为可观。北宋时,宿州久无兵乱,承平百余年,人户安堵,居民日增。自唐以来修建的罗城已嫌狭小,居民多散在城外,就草市买卖,使朝臣曾萌动拓城之念。[23]南宋之际,宋金屡次交兵于淮、汴之间,皆为争夺宿州控扼的主动权,宿州城受到摧残破坏。宋金隔淮而治以后,金人曾重修宿州城。南宋孝宗乾道五年(1109年)楼钥出使北行,路程所见就是刚刚修过的宿州城,他写道:“又六十里宿宿州。自离泗州循汴而行,至此河益堙塞,几与岸平,车马皆由其中,亦有作屋其上。(宿)州城新筑,雉堞甚整,闻是五月下旬上畔指挥重修……城中人物颇繁庶,……大寺数所,皆承平时物。酒楼二所甚伟,其一跨街,榜曰‘清平’,护以苇席,市肆列观无禁。”[24]“皆承平之物”指的是北宋时期的建筑,推想金朝之重修只在培筑城垣,宿州城内结构未有动改。今天所能见到的宿州市老城区是明朝初年缩筑的,周回只有六里,主要建筑和城市布局仍遵循宋金旧址。[25]今东西横贯全城的红旗路(旧中山路)是主干商业街,高出两侧地面1.5~2米。据当地老人讲:此街即建在隋堤上。紧傍其南侧20米处,有一平行的东西向小街,现仍名“大河南街”,当是以旧在汴河之南而得名。宿州老城为一东西狭长型轮廓,多东西横街,南北纵巷甚短,只有淮海路贯通南北,或许其与红旗路相会的十字路口(此地地势最高)就是埇桥故址,也是符合当时水陆交通区位的。汴河虽然堙废了,但是东西向陆地交通干线的传统优势并未减弱,从而制约了明清时期城市的形态,仍然保持沿河城市布局依从河流走向延伸的特点。(见附图)

灵璧县,灵璧一名早在楚汉相争之际就出现了,项羽败刘邦军于彭城,“楚又追击至灵璧东睢水上”。[26]不过那时的灵璧在今濉溪市境内,不在今县。汴河开通以后,宿州和虹县相距过远,往来的船只不得不在中途停靠过夜。地点选择在位置适中、又是运河两岸唯一有石质山丘的南麓,即今天县城所在的位置[27]。慢慢地这里开始出现为过往船客服务的店家,有桥相连,起名为零壁(意为孤独零丁的村落)。北宋汴河的繁忙也带来了昌荣,零壁发展成镇市,买卖的兴隆竟使在此地收取的商税(熙宁十年税额2156贯)超过了所从属的虹县税额(2042贯)。为了便于管理,哲宗元佑六年(1086年)不得不把零壁镇升为宿州属下的一个县,[28]后又因此地产磐石,改零壁为灵璧。南宋两次北伐,皆与金人争夺灵璧城,居民流散,城郭为墟。元代,自徐州南下扬州的陆路取道楮兰(今宿州东北楮兰乡)、三村(灵璧西北,久沉于水),经灵璧东去虹县(今泗县)、青阳(今泗洪县),而不由宿州,[29]灵璧的地位因驿路所经又有回升。

灵璧县城垣始于北宋,明朝万历四十七年(1618年)陈泰交始修《灵璧县志》以为:“自宋立县,历金元至明初尚未有城,弘治八年始筑城。”其实不然,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宿州之役,李显忠败金将肖琦于灵璧城下,“遂复灵璧,入城。”[30]乾道三年(1169年)楼钥《北行日录》也记载“灵璧两岸人家多瓦屋,亦有小城,始成县”。又,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宋将毕再遇和金兵战于灵璧,尝发誓言:“宁死灵璧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31]由此可知宋代灵璧县城虽小而城垣具备,县署就在城内东南隅。又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嵩重修县志云,“设县之初,民居夹堤”,“(汴)河形久失,县治东西大路即其堤也。”这也证明明朝重筑砖城一仍宋金旧址,只不过把县署、馆铺移至城西街路北,而北宋城市初创时形成的运河桥与汴河十字型交通骨架仍然保存在县城东半部。今天的灵璧县东西长800米,南北不足500米,主要是一条东西大街穿城而过;距东门不远,为一短而弯曲的南北街与横街相交,两端各通一门。这条横街就是当年的汴河,那十字街口自然应该是城市的生长点——汴河桥的位置了。(见上附图)

类似的情况还有永城县,受运河交通机制的吸引,城市移至汴河岸侧,夹河筑城。[32]城垣东西狭长,中山街斜贯全城,高出两侧地面,也应该是昔日汴河之所在,受泥沙淤高而造成的。中山街在东关附近向北折曲,随即又回复到汴河原来的走向上,当是唐宋以后受某种偶然因素或建筑的影响。汴河在永城县的流向完全制约了城市平面布局和房屋建筑设计的主导方向,使永城县城市形态违法了中国北方平原城市设计一贯用的座北朝南的定式。

虹县(今泗县),该城历史很久,早在二千年前,西汉曾设立了夏丘县。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年)移虹县治此,以临汴河,北宋因之。清朝乾隆年间因泗州被洪泽湖淹没,徙州治于虹县,取其地势高,不惧水患,虹县名称遂改。[33]

虹县城东南为一系列北北西向砂礓缓岗,高程为37.3米,使城东地势明显高于城西的徐淮黄泛平原。当年汴河不易开凿,只得偏向东北,绕行今枯河头,再折向东南。当地盛传隋炀帝乘舟东下扬州,行至枯河头,因水涩舟止,不得不“纳粟行舟”,即在缺水河段用稷子拌香油铺于河底,两岸由人拽船而进。文献记载虹县以东汴河河道唐宋时期也确实屡有兴作,如唐玄宗二十七年(739年)河南访使齐瀚以江淮运漕经淮水波涛,有沉溺之忧,遂开广济渠下流,自虹县至楚州淮阴县北十八里合于淮,逾时毕工,后以水流湍急,行旅艰阻,旋又停废,仍由旧河。[34]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遣宿、亳丁夫自泗州至虹县沿汴河修作踏道擗岸,其浅处为锯牙,以束水势,使其浚成河道”。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都水监丞侯叔献言:“昨疏浚汴河,自南京至泗州,概深三尺至五尺。惟虹县以东,有礓石三十余里,不可疏浚,乞募民开修。”徽宗大观中泗州知州胡师文因创开泗州直河,筑签堤阻遏汴水,兴师动众,费钱谷累百万计,寻复淤淀,生事*功而坐降。[35]以上事例皆说明虹县城东的砂砾缓岗给汴河行水载舟带来很大不便,汴河不得不在虹县由东南流向折转东北。虹县城恰好处在两种不同地貌景观的分界带上,按照城市地理学观点,正是城址长久不废的原因所在。汴河河道的改向亦导致了虹县城市布局也是违背正南正北的传统主导方向。(见附图)

今泗县城区东西长约1公里,建筑形势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西门之间的老街集中了全县最主要的商店、旅馆、饭店和影剧院,行人熙攘。此街北侧十余米又有一条同方向的大街紧邻,现已辟作穿过城区的干线公路,其地面明显低于两侧,形成相对高差3米多的南北陡坡。据文献记载:“汴水由虞姬墓经阴陵、鹿鸣二山入州境,穿城东注。西关外为西汴河,东关外为东汴河。”“城内汴河一道,穿泮河而东,长二百八十丈。万历四十四年……以城内汴河道淤塞,城外水冲反跳,乃于水口筑石坝以截其流,开通东、西水关,浚深内河,旧河道凿泮池,使河口往来无滞。由是潼、汴二水之赴于虹者,会城西,穿城东,出东水关南绕,复迤逦而西注,始旋转而东流。”[36]这条低于城内地面的行车干道就是当年汴河的遗址。经县文管会同志指引,找到了它的西端——西水关旧址,砖砌券拱式水门宽3米,拱顶离地面2米,门内水道已为砖填塞。今泗县城的老街当年可能是汴河的南堤,沿河形成市街,买卖业集中的传统迄今不改,还保存着“牛市巷”之类具有商业功能含义的地名。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的会馆也邻街选址。城内汴河北岸依次集中着州县衙署、文庙、城隍庙等行政职能机构和受官府直接管理的科考、祀典场所。

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郑刚中尝沿汴路西去陕西凤翔,留下一部记述沿途见闻的《西征道里记》,其中关于虹县的一段是这样说的:“虹县城因隋渠为壕,潴水深阔,城具楼橹。虹以西诸邑往往皆城,虹独坚密……隋渠自虹以上为陆,木已丛生,县以东水接淮口。”文意表明虹县护城壕水也与汴河相通,这与今日泗县城周围水道的形势是相符的。骑河筑城,城内行船,壕河相通的结构可能是汴河城市的显著特点。由此观之,汴河道上的宿州、虹县、灵璧、永城无论为州为县,皆遵其制。受运河流向和水运码头机制的影响,汴河城市沿运河走向的横轴拉得很长,而城市纵身相对很短。上述特点也影响了汴河故道上的村镇聚落,如:青阳镇(今泗洪县)、马翁店(今马公店)、通海镇(今通湾店)、静安镇(今大店乡)、蕲泽镇(今四铺集)、白禅(白善集)、柳子镇(今柳孜)、酇阳镇等,房屋建筑皆沿汴河而建,拉得很长。甚至影响了今天公路行车的速度和安全,交通部门正在着手改线,绕行村镇外圈,因为这些村镇房舍纵深不大,改线无需绕行过远。由于汴河淤废以后,河床改作车路,继续保持交通干道的功能,沿线城市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故能长久不废,很少有城址迁移的现象出现,这与前文介绍的永济渠——御河沿线城市的发展演变有所不同,虽然双方都处于易遭受洪水威胁的黄淮海大平原上。至于城市布局,则因为永城以西至开封间金元以降屡遭黄河溺荡,地面淤高,汴河形迹不存,旧城堙没,驿路改途。原来受汴河水运机制影响而出现的市街码头布局特点也渐渐丧失,故汴河西线带上的城市格局又转而服从明清北方平原城市方整的布局规律,不再显示运河沿岸城市的特点了。

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