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石油股价和国际油价的关系是什么

2.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3.预测结果对析

4.谁知道历年来石油开量?是基本没变 还是减少?

5.历年经济危机的时间

中石油股价和国际油价的关系是什么

石油价格历年走势-石油价格历年走势分析

中国石油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因此中石油股价会受国际油价的影响,一般来说它们呈正相关的关系,即国际油价上涨,中石油进口成本增加,从而导致其股股价上涨,国际油价下跌,中石油进口成本减少,从而导致其股股价下跌。

但是,也会受一些特殊的情况,导致中石油股价走出独立的行情,比如,国际油价下跌,但是国内出台一些汽车优惠政策,促使汽车需求量增加,从而带动国内石油需求量增加,刺激股价上涨,或者,国际油价上涨,但是国内石油开量增加,减少对国外的原油进口,从而可能会导致中国油价上涨幅度不是很大,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下跌的可能性,中石油股价也跟着出现下跌的可能性。

股价是指股票的交易价格,与股票的价值是相对的概念。股票价格的真实含义是企业资产的价值。而股价的价值就等于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讲,影响股价变动的因素可分为:个别因素和一般因素。个别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其所处行业地位、收益、资产价值、收益变动、分红变化、增资、减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供求关系、股东构成变化、主力机构(如基金公司、券商参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来三年业绩预测、市盈率、合并与收购等等。一般因素分:市场外因素和市场内因素。市场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会形势;社会大;突发性大;宏观经济景气动向以及国际的经济景气动向;金融、财政政策;汇率、物价以及预期“消息”甚或是无中生有的“消息”等等。市场内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供求关系;机构法人、个人投资者的动向;券商、外国投资者的动向;证券行的行使;股价政策;税金等等。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个别因素而言,通过该上市公司的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大抵可以判断是否值得投资该股以及获利预期。对于缺乏一般财务知识的投资者来说,有几个数据有必要了解,它们是:该上市公司的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来三年的预测、历年的分红和增资扩股情况、大股东情况等等。这些是选股时应该考虑的要素。

就影响股价变动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对个股股价变动有影响,主要可以用作对市场方向的判断,而且市场对场外的一般因素的反应更为积极和敏感,这是因为场外的任何因素要么利好市场,要么利空市场,这就意味着股价的涨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头市场还是多头市场的判断来自于影响整个市场的诸多因素。

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供求关系,原油库存,汇率因素,经济发展状况,突发与气候状况。

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扩展资料:

原油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别占83~87%和 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钾、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比重0.78~0.,分子量280~300,凝固点-50~24℃。

原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接近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

原油分类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原油

预测结果对析

一、预测结果与专家预测、子项目汇总结果对比

(一)石油储量、产量预测结果对比

1.石油储量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综合预测结果总体分布在专家预测的中值上下,与子项目汇总结果也相近,总体是可靠的。其中,在2006~2010年的综合预测结果与专家预测结果的高值相当,2011~2020年的综合预测结果与专家预测结果的中值相近,2021~2030年的综合预测结果与专家预测的中低值接近(图6-4-1)。综合预测结果在2015年前略高于子项目汇总结果,2015年后略低于子项目汇总结果。综合预测结果的走势总体是在高位平台上缓慢下降的,这与主要盆地石油储量预测结果下行有关。

图6-4-1 全国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趋势预测对比图

2.石油产量

从对比结果看,综合预测结果略高于专家预测结果的高值(图6-4-2),也高于子项目汇总结果,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在2020年前保持上升趋势,2020年后开始有所下降,2025年之后下降明显。

图6-4-2 全国石油产量趋势预测对比图

预测值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各油田规划产量较高,使盆地预测过程中,产量高峰相对乐观,使全国汇总结果较乐观。

(二)天然气储量、产量预测结果对比

1.天然气储量

从对比结果看,天然气储量增长趋势综合预测结果总体与专家预测结果的低值相近,比子项目汇总结果低。综合预测结果低的原因,一是各油田天然气储量规划的影响;二是储比过高的影响,储比过高,就有大量的勘探投资无法及时回收,对石油公司而言是不划算的(图6-4-3)。

图6-4-3 全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趋势预测图

2.天然气产量

天然气产量综合预测结果与专家预测结果的高值、子项目汇总结果相近,到2030年仍保持上升趋势(图6-4-4)。天然气产量主要与天然气长输管线的建设速度和天然气价格有关,西气东输二线、川气出川管线等长输管线的建设,会极大地推动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天然气价格的上调也会推动天然气的开发。

图6-4-4 全国天然气产量趋势预测图

二、与美国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对比

(一)石油剩余可储量和产量

美国探明石油可储量在10年以前一直处于增长阶段,10年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如果石油产量在3.5×108t以上,储比下降到12∶1以下,石油剩余可储量在40×108t左右为高位平台阶段,美国在1955年进入储量、产量增长高位平台阶段;高位平台阶段,剩余可储量、产量的波动性也较明显,10年剩余可储量和产量均达到顶峰,剩余可储量达到52.69×108t,产量达到53084×104t;1992年结束高位平台阶段,持续时间为37年;其中剩余可储量、产量达到顶峰前的高位平台持续时间为15年,顶峰后的高位平台阶段持续时间为22年(图6-4-5)。

美国的石油储量、产量高位平台阶段持续时间约37年;如果以剩余可储量首次达到24×108t,储比12∶1的1999年为我国进入石油储量、产量的高位平台阶段,考虑到我国石油公司,从事石油勘探开发作风稳健的特点,我国石油储量、产量的高位平台阶段应持续35年左右,到2030年,我国目前石油产量还会缓慢上升,与美国相比,应处于高位平台前半期(图6-4-6)。

(二)天然气剩余可储量和产量

美国探明天然气可储量在12年以前一直处于增长阶段,12年达到高峰产量6208×108m3。之后一直处在5000×108m3以上高位。如果以5000×108m3天然气产量为标准,美国1968年开始进入天然气高位平台期。目前已经持续了近40年。可见,天然气的高位平台阶段较石油持续时间要长得多(图6-4-7)。

我国天然气产量还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还没有进入高位平台期,发展空间、时间和潜力都很大,2030年后还会持续发展(图6-4-8)。

图6-4-5 美国历年石油剩余可储量、产量变化趋势图

图6-4-6 我国历年石油剩余可储量、产量变化趋势图

图6-4-7 美国天然气剩余可储量、产量变化趋势图

图6-4-8 我国天然气剩余可储量、产量变化趋势图

三、与世界油气储量、产量增长趋势对比

如果以产量达到30×108t为高位平台阶段的开始,则1990年世界石油储量、产量进入高位平台阶段,剩余可储量为1365×108t,当年产量为30.2×108t。目前,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处于高位平台前半期,剩余可储量和产量均还处于上升阶段,还没有达到高峰,整体走势与我国相近(图6-4-9)。

世界天然气剩余可储量和产量均还处于上升阶段,还没有达到高位平台阶段,这也与我国情况相似(图6-4-10)。

图6-4-9 世界历年石油剩余可储量、产量变化趋势图

图6-4-10 世界历年天然气剩余可储量、产量变化趋势图

总体上,我国石油探明储量、产量已经进入高位平台的前半期,储量、产量高峰还没有到来,高位平台阶段还将持续20年左右;天然气储量、产量还没有进入高位平台阶段,发展空间广阔,持续时间会很长,2030年以后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中的地位会进一步突出。

四、预测结果分析

(一)石油探明储量处于高位平台,年均探明9×108t可持续25年

“十五”时期以来,我国石油探明储量进入高位平台期,年均探明达到9×108t水平。2006~2020年,我国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还将稳定增长,年均探明储量保持在9×108t以上,2020年之后开始下降,逐步下降到2030年的8×108t上下。石油储量主要来自东部、中西部和海域的盆地;东部逐年下降,中西部和海域逐年上升。到2030年,石油探明储量将会呈现东部、中西部和海域各占1/3的格局。

(二)石油产量缓慢增长,年均2×108t水平可持续30年以上

“十五”时期以来,我国石油产量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年均增长370×104t水平。预计到2020年,年产量从2006年的1.836×108t跃升到2×108t。2×108t水平可保持30年以上,2.1×108t可持续20年;高峰期在2020年以后,高峰值产量2.2×108t左右;25年累计产出50×108~55×108t。2020年以前,东部区石油产量仍占全国产量的1/2左右;之后,中西部和海域产量开始超过东部。到2030年,中西部与海域对全国石油产量的贡献率由目前的44%增加到56%,东部由目前的56%降低到44%。

目前,我国石油产量增长主要来自新增储量,处于新增储量贡献为主的阶段。预计到2030年产量增长将要来自新增储量和提高收率贡献两个方面。随着新增储量的逐步下降,预计到2050年以后,提高收率对产量的贡献将越来越明显。

(三)天然气探明储量快速增长,今后25年可以达到翻两番的水平

进入21世纪,我国天然气勘探成果显著,连续发现克拉2、苏里格、普光、庆深、荔深3-1、龙岗等特大型气田,天然气探明储量呈现快速增长。“十五”期间,年均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4800×108m3,“十五”期间探明量等于前50年的累计探明量。2006年,全国探明天然气达到5800×108m3,增长势头强劲。考虑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的需求和投资因素,预计到2030年之前,年均探明天然气4000×108~4500×108m3,25年累计探明11×1012m3。储量探明速度呈缓慢下降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年均探明储量仍保持在3500×108m3以上。

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长主要来自中西部的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三大盆地,其对全国天然气储量的贡献率在70%以上。若海域深水和东部深层天然气继续有更大的突破,探明储量还有增加的可能。

(四)天然气产量翻两番,当量到2030年与石油接近

随着各盆地天然气的快速发现,在“西气东输”等主干管网的支撑下,我国的天然气产量进入快速上升阶段,预计2010年超过1000×108m3,2020年达到1700×108m3,2030年接近2200×108m3,并仍将持续增长。高峰期应在2040~2050年,高峰值预期可以达到2500×108~2800×108m3。25年累计产出天然气约4×1012m3,天然气累计储量增加,天然气储比下降,天然气当量在2030年可以接近石油水平。考虑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因素,届时,我国天然气(含煤层气)产量可以实现年产量2500×108~2800×108m3水平,为改善能源结构、缓解石油进口压力,实施“气代油”规划提供了基础。

天然气产量主要来自中西部的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其对全国天然气产量的贡献率在75%以上。

(五)油气储量、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重点含油气盆地

我国石油储量、产量主要来自渤海湾、松辽、鄂尔多斯、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和吐哈7个盆地。我国天然气储量、产量主要来自塔里木、四川、鄂尔多斯、柴达木、准噶尔、松辽、渤海湾、珠江口、东海、莺琼、琼东南11个盆地。重点盆地石油储量贡献率由“十一五”时期的91%下降到2026~2030年的86.7%;产量由95%下降到93%。天然气储量贡献率由“十一五”时期的99%逐步下降到2026~2030年的94.4%;产量贡献率由“十一五”时期的99.8%下降到2026~2030年的.3%,总体趋于平稳。已开发中小盆地的石油储量贡献率由“十一五”时期的8.7%下降到2026~2030年的7.9%,略有下降;产量贡献率由“十一五”时期的5.2%上升到6.1%,略有上升。陆地和海域低勘探程度盆地的石油储量由“十一五”时期的200×104t左右逐步增加到2026~2030年的6000×104t;产量由“十一五”时期的6×104t左右逐步增加到2026~2030年的135×104t,天然气低勘探程度盆地的储量和产量贡献不大。因此,应当高度重视重点盆地油气的勘探开发,拓展勘探领域,逐步探索新区,才能确保全国油气储量、产量的增长趋势。

谁知道历年来石油开量?是基本没变 还是减少?

近日,国土部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和地方油气公司所属油气田的储量进行初步统计。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石油剩余经济可储量20.43亿吨,天然气剩余经济可储量24490亿立方米。   有关专家表示,当前我国石油需要加强勘探工作,提高保障程度。 2006年,我国石油新增探明经济可储量1.72亿吨,天然气2935.71亿立方米。这一数字是我国油气储量套改后首次公布的数字。有六大盆地石油新增探明经济可储量大于1000万吨,分别是: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渤海海域盆地。全国天然气新增探明经济可储量大于100亿立方米的盆地有3个,依次为: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 去年全国石油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9.49亿吨,同比下降1.6%,新增探明技术可储量1.95亿吨,同比增长10.8%;全国天然气勘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5815.亿立方米,同比下降6.2%。 简单来说,按照新的国家标准,可储量包括技术可储量和经济可储量。技术可储量是指现有技术条件下所能获取的最大油气产量,强调的重点是产量最大化;后者是指在一定的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油田开发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时的油气产量,强调的重点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剩余经济可储量则是指一国或一公司探明的已开发石油经济可储量与扣除累计产量后的差值,反映出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国家或公司未来可能得到的实际经济利益,目前国际石油界通行“证实储量”概念,可与此对比。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重视这一概念,因为价格变化会影响到相同地区的储量评价结果。 中信建投石油分析师张剑指出,目前我国的石油开期按照探明可开量和年消耗量来看只有11年,而中东地区有40年,我国目前的石油可开储备还是不足的。其他业内人士也提到,从储量替代率和储比来看,2006年中国出的石油量为1.84亿吨,储量替代率大于1,说明新增的石油储量可以弥补储量的消耗;但去年石油储比为11,较1990年来的14-15有所下降,说明我国石油需要加强勘查工作,提高保障程度。

历年经济危机的时间

战后第一次危机

1948年8月开始至1949年10月结束。这次危机是美国经过了战后短暂的繁荣后的突然爆发。危机期间,美国工业生产指数下降了10.1%,失业率达到7.9%,道· 琼斯工业股票的平均价格下降了13.3%。这次危机是由战争时形成的高速生产惯性同战后重建时,国际国内市场暂时缩小的矛盾造成的,危机导致了著名的马歇尔的出台。

七十年代“石油危机”

13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运用石油武器来对支持以色列的国家实行石油禁运,削减石油产量。结果是石油价格暴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到了18年,伊朗发生政治局势的变换,造成了石油生产的不稳定,生产一度从每天600多万桶降到了70万桶。这样,第二次石油危机也出现了。

石油危机的出现,大大影响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尤其是日本。第一次石油危机,就马上使日本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萧条,导致了外汇的大量外流。

八十年代债务危机

70年代,拉美国家的债务迅速膨胀,到了1981年,危机从墨西哥开始。其到期的公共债务本息达到268.3亿美元,墨西哥无力支付本息,要求国外银行准许延期支付,但是遭到拒绝。不得不在1982年夏宣布无限期关闭兑汇市场,暂停偿付外债等措施,从此爆发了债务危机。其后,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家也相继告急。庞大的债务是世界经济的包袱,随时可以威胁到国际金融的稳定性,如果拉美国家发生倒帐,作为债主的西方几百家大银行将不堪设想。

经过努力,债务危机已经不像原先那样严重,但是还是像一个定时一样, 随时会危及全球经济。

一九八七年金融地震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的道·琼斯工业股票下跌了508点,跌幅为22.6%。全国损失5000亿美元。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一”。

10月20日,伦敦股票市场下跌249点,损失达11%,约为500亿英镑。香港股票停止交易。巴黎股票市场下跌9.7%,东京股票市场下跌14.9%。

造成美国股票市场发生剧烈振荡的直接原因是金融投机,导致了股票市场的不稳定,美国连年出现的巨额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是引发这次股票暴跌的罪魁祸首。在1987年暴跌以前,美国连续5次提高利率,投资股票的利润相对较低,导致了相当一部分资金持有人的投资方向发生了变化。

这次股市暴跌,对世界经济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首先,使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大受损伤。其次,股市暴跌引起了债券市场和黄金市场的价格上涨,同时使汇率下跌,对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造成了破坏。

一夕之间亚洲告急

19年7月,泰国中央银行在无奈之下,宣布放弃实施14年之久的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汇率体制,改由市场浮动决定汇率。泰铢对美元的汇率随即大幅下跌,而由泰铢贬值为序幕的金融风暴迅速席卷东南亚各国,并触发了韩国的金融危机。日本、香港等金融市场和全球股市激烈动荡,中国经济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从表面上看,亚洲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是国际金融投机商的兴风作浪。实际上,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则是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性失调;金融调控不力;经常项目赤字过高;过分依赖外国游动资本等众多原因。

亚洲金融危机持续两年多,是战后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金融危机。它使一些国家经济一度衰退,世界经济增长放慢,1998年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将只达19年的将近一半。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的区域性通货紧缩,以及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难以解除。时至今日,虽然一些国家的经济开始步出低谷。但是,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之路仍将是曲折的。

资本主义工业从1825年英国爆发普遍生产过剩危机后,开始了其现代生活的周期循环。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行产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国家。而美国产业革命的起点始于19世纪20年代,较英国晚了半个多世纪。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废除了奴隶制,扫除了阻碍其资本主义发展的各种障碍,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于19世纪70年代赶上了英国。因此,若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经济周期发展的进程来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考察,不仅能揭示出美国经济周期本身的特点,也能展现出美国经济周期运动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发展的总进程中所占的地位。

美国自1783年取得了对英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先后分别于1825年、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21年、1929-33年、1937-38年、1948-49年、1957-58年、1969-70年、14-75年、1980-82年、1990-91年多次发生过经济危机。通过对上述历次美国经济周期以及世界经济周期进行研究,我们发现,1857年和1929-33年美国也是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是世界上历次经济危机中最重要的,它们对分析和预测未来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帮助很大

1、1857年经济危机

1857年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点的普遍生产过剩危机。这次危机也是第一次在美国、而不是在英国开始的危机。由于英国对美国铁路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资,故美国铁路投机的破产对英国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动。1847年经济危机结束后,从1850年开始的周期性高涨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世界贸易急剧的扩大,19世纪50年代世界贸易的年平均增长额比前20年提高了2倍。机器工业的发展,运输业的革命,新兴国家和新兴部门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以及加利福尼亚和澳大利亚金矿的发现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扩大。

1848年至1858年,美国建成的铁路约达33,000公里,超过了其他国家所建铁路的总和。而英国在40年代的建设热潮中,所铺设的铁路却只有8,000公里。美国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按道理应会带动其冶金业的展,然而,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而且,这一时期,美国生铁产量长期停滞不前,棉纺织业的增长速度也不快。与此同时,铁轨、生铁、机车、棉布和其他英国制成品的进口却增长得十分迅速,英国产品充斥美国市场阻碍了美国冶金业和棉纺织业等当时的重要工业部门发展。

随着危机的爆发,美国的银行、金融公司和工业企业大量倒闭。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业破产。粮食生产过剩,粮价和粮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国工业品的剧烈竞争,促使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加深。反过来,英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美国危机的打击。由英国向之提供资金的美国银行、铁路、商业公司纷纷破产,也使英国的投资者持有的有价证券急剧贬值。

1857年秋季,美国还爆发了货币危机,整个银行系统瘫痪了,美国的货币危机在10月中旬达到了顶点,当时纽约63家银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贴现率竟然超过了60%,股票市场行市则下跌了20-50%,许多铁路公司的股票跌幅达到80%以上。美国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到英国和欧洲大陆,引发了一阵又一阵的破产浪潮。

1857年经济危机波及面很广,之后,爆发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其后,奴隶制的消灭、宅地法的实施、重工业的发展,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浩劫。欧洲是这次战争的主战场,英、德、法、俄等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霸权互相拼死厮杀,元气大伤,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就连当时头号投资大国英国也欠美国41亿美元的债款。美国已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债权国和国际金融中心,同时,美国也从战前的工业大国之一跃为资本主义世界名列首位的经济大国。

1920-1921年的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其中尤以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最引人瞩目。美国的经济高涨虽然在1924年和1927年被局部的中间性危机中断过,但到了192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已比1920年提高了53%,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了3.8%,工人的实际工资也有所增长。这一时期,共和党执行的经济政策对垄断资本家十分有利,工商企业的税负很轻,对垄断组织的发展不加限制,反托拉斯法实际上已不执行。这些政策,刺激了技术发明和新兴工业的发展。20年代是美国汽车工业展的时期,191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已达150多万辆,到1929年猛增到将近540万辆,平均每六人就有一辆汽车,汽车制造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部门,它的发展也推动了钢铁、橡胶、石油和玻璃等行业的发展,当时的钢和生铁的产量分别达到5700万吨和4300万吨,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他如电气业、建筑业、化学工业和公用事业等部门也发展得十分迅速。家用电气产品总值在1921年还只有1060万美元,到1929年已增至4.16亿美元。在战争期间,民用建筑几乎停止,住房十分紧张,房租高昂;战后大兴土木,每年建筑费用均超过70亿美元,1926年的建筑费用甚至高达110亿美元。从1919至1929年,汽油产量也从8600万桶激增至4.39亿桶。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其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13年的38%提高到1929年的48.5%,其国民收入也由1921年的594亿美元增为1929年的878亿美元。1929年,美国拥有5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占当时世界黄金储备总额90亿美元的一半以上。

生产的高涨刺激了其信用的膨胀。从1923-1929年,美国有价证券的发行额达490亿美元,仅在1928和1929年间,就发行有价证券180亿美元。证券疯狂的、规模空前的投资使证券价格不断上涨。纽约证券的证券平均价格1923年初不过98美元,1929年初涨到306美元,1929年9月达到了最高峰,涨到365美元。

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1900-1934年的市场表现

当时购买证券只需要支付10%的保证金,参与证券投机的人都靠借款来购买大量的证券,2/3的证券交易是靠银行进行的。证券市场投机犹如一股潮流,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和报纸上的议论资料。证券的投机狂热助长了繁荣的幻景。

在投机活动上,堪与证券市场等量齐观的还有狂热的房地产投机活动。在这种活动的刺激下,房屋的建造量不断增加,这对于钢铁、木材、矿等基本建设有关的工业部门也起到了刺激作用。

在这狂热的年代里,舆论大肆宣扬“永久繁荣”和“美国例外论”,似乎美国已超越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之外,再也不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了。就连胡佛在其1929年4月的就职演说中,也高唱要消灭贫困。

工业的“合理化”运动和汽车、奢侈品等新工业的扩张,还使得整个“繁荣”时期中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趋势加强,中小企业和独立的小生产者、小商人普遍遭到被淘汰和被兼并的命运。在1927年,美国全国公司中的千分之二的公司占有全国公司总收益的近70%,其余99.8%的公司只分得剩下的一部分利润。

由此可见,美国以至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犹如被吹得过大的气球,随时有一触即爆的危险。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一场规模空前的大危机终于爆发了。

危机首先在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爆发。美国工业生产在1929年6月达到最高峰,10月间工业生产指数开始迅速下降,市面也逐渐衰落下去。10月20日纽约证券破产,特别是23日、28日和29日连续发生大破产,有价证券的行市狂跌不已。在惊恐不定的几天内,第一流有价证券的行市竟下跌了40-60%。不少证券持有人迅即破产,茅盾在其《子夜》中所描述的资本家跳楼自杀的事情在美国频频发生。

证券破产的浪涛波及到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也相继破产。1929年秋季证券的破产是其生产过剩危机加深的信号。此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持续下降,商业继续萎缩,失业不断增加。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才开始从危机转为萧条。

1929-1933年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危机。工业生产下降的幅度是之前历次危机所从未有过的,国际贸易额的实际贸易量也出现历史上第一次的下降。不仅生产下降的幅度惊人,而且,其延续时间也异常持久。在以前的危机中,生产下降的延续时间不过几个月,而这次却是几十个月。以美国为例,由危机时的最低点恢复到危机前水平所需的时间,煤、生铁、钢等都长达四十多个月。因此,1929-1933年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年危机的极度深刻性和其空前持久性结合在一起,使这一次危机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它使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幅倒退,使整整几十年生产力的发展成就付之东流。“一战”前的各次危机通常使生产水平倒退一二年,倒退四年或四年以上的情况极少。而1929-1933年的危机却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水平大约后退到1908-1909年。其中美国退到1905-1906年,德国退到1896年,英国退到18年。

这次危机不仅限于生产和商业范围,而且也扩展到银行信用系统,以及外汇和债务等领域。生产过剩危机中商品价格下跌,使工业资本家、手工业者、农民等债务人难以支持,从而使许多公司和企业主遭到破产。美国、德国和法国有几万个股份公司因此倒闭。不仅资本家破产,而且实际上某些资产阶级国家也破产了。

1931年9月,英国被迫放弃金本位制,宣布英镑贬值,震动了世界各国。英联邦以及许多同英镑联系的欧洲国家的金本位制都跟着垮台了。1933年3月间,资本主义世界信用、货币制度崩溃的浪潮袭击了美国。美国银行倒闭之风更加剧烈。到1933年,美国银行共倒闭11730家,企业倒闭252000家。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其就职之日,不得不宣布银行“休”,随即关闭纽约金融中心,并放弃了金本位制。

1929-1933年空前深刻和空前剧烈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宣告了主张“放任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失灵。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单靠本身内在的力量已经不容易从危机中爬出来了。于是,鼓吹通过加强“国家干预”来刺激经济和保持“充分就业”的凯恩斯主义便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企图利用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人为措施来克服危机,消除失业和防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