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觉最近银行非常容易,说明什么原因?

2.人民日报:资金如何向实体经济引流?

感觉最近银行非常容易,说明什么原因?

银行资产投放压力巨大_银行资金价格压力

说明的人大幅减少,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愿贷,认为有毒;一种是不能贷,这基本上是已经资不抵债的企业;两种情况都证明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放贷救不了小微企业,要从源头上解决问题,首先是税收,这么艰难的局面税一分不降,社保不但不降,还有所增加或加强;二是公平的市场准入条件,如果是国企天下,又何展民营?

再回过头说下:为什么不愿贷,为什么说有毒?以个人说,房贷等于透支了你的收入,如果收入不稳定,你还会买房吗?从企业说,不解决上游拖欠,包括地方拖欠,一拖几年,光有什么用,企业利润耗光了,老本吃光了,所以,不愿意贷,是不愿意慢性自杀。

再说第二类,为什么不能贷,因为实质上已经资不抵债,这种情况,银行不完全核得清楚,比如合同对应的项目总额没毛病,由于材料与人工大涨,还没履行完已经大赔,但企业自己很明白,别害国家了,这就是为仕么不能贷。

一方面想通过量化给企业输血,额放出来了,另一方面却因收入不足,无力再透支。这就出现了容易的局面,并非好事。

按理来说年底都是整个 社会 用钱比较多的时候,很多企业都会支付合同款,或者给员工支付工资,银行资金相对比较紧张,通常情况下的难度会比较大,甚至有可能排队很长的时间,利率也会增加。

那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银行反而更容易呢?我觉得这里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的客户减少了

银行主要有两个大的投向,第1个是住房,第2个是经营性,但是部分银行这两个在这一段时间增速都相对比较慢。

一方面是过去一段时间整个楼市行情都不太好,个别开发商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抑制了大家买房的冲动,目前有很多潜在的购房者都处于观望的状态,所以申请住房人数减少了。

另一方面最近一段时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比如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只有4.9%,第四季度预计经济增速还有可能更低,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其实很多企业的融资需求都有了明显的减少,银行的增速也会减缓。

特别是对一些特殊行业,比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以及外贸出口行业而言,最近一段时间订单减少,甚至有一些生产线都处于停工的状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明显减少。

除此之外,目前开发商从银行难度仍然比较大,往年这个时候估计都是一些开发商和建筑商比较旺盛的时候,但今年很多开发商和建筑商都不能申请,这就让银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向实体经济和消费信贷。

而且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监管部门也督促银行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甚至为此推出了一些鼓励政策,比如下调支农、支小再利率,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利用专项再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两增两控的影响。

目前各大银行用于发放中小微企业都有硬性指标,即两增两控。

所谓两增,就是1,000万以下小微增速不能低于银行各项同比增速,小微客户数量不能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就是控制小微的资产和不良率,同时控制小微企业的成本。

现在面临年底,如果各大银行两增两控没有完成任务,就必须在年底冲刺,要不然达不到考核要求,可能随时被处罚。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对那些两增两控完成不太好的银行,他们对小微的信贷发放力度会增加,审核速度也会更快,也会更加顺利。

第三、受到降准的影响。

前段时间央行已经宣布降准, 从2021年12月15日开始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在降准之后将向市场释放大约1.2万亿的长期流动资金 ,这将可以大大缓解银行的资金压力,对于大银行这种效果会更加明显。

比如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末,工商银行客户存款余额是26.84万亿,降准0.5个百分点就可以释放出1,342亿元的资金,这些资金就可以用于发放更多的。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银行融资更加顺畅,更方便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降准带来的影响。

受到以上三个因素的影响,所以银行会比平时更积极一些,毕竟越多对银行来说能够获得的利差越多。

而且现在是2021年的年末,能否完成年度利润考核目标,这直接关乎到大家的奖金,所以各大银行在年底不论是存款还是都冲刺一下,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然后拿更多的奖金回家过年,何乐而不为?

发的票子太多,没地方去。

央行都降准了,目的就是要释放部分资金,以刺激经济发展,只要符合政策,自身条件能通过银行审核,缩短流程时间,银行还是欢迎你的。

这如果是真的,说明当前经济不乐观了,就我个人来说,缺少消费欲望,没有赚钱的动力,就想着躺平,精神上也没有打的追求,也许是受疫情影响吧!在多的快乐也使我们高兴不起来。

我们需要一个精神支撑,互联网的发展扼杀了很多创新,我们遇到问题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网上查查,网上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但这也让我们变得懒惰了,不勤于思考,就不会有新思想,新的知识产生,没有了文化的碰撞,久而久之生活也就变得枯燥无味了。尤其表现在我们的创作上,在写文章,写文案策划,搞设计,这些在以前最考验创新的领域,现在出现了很多的雷同,不少人把Ctrl+C和Ctrl+V都按坏了。

我不是宣泄负面情绪,我是反思,我们日常的党员活动中就有一项批评与自我批评嘛!我们要把这样好的传统利用起来,勇于走出舒适区,为国家和 社会 的进步而积极建言献策!

说明金融业开始不好过,甚至已经临倒闭的边缘。

我们有钱存银行是得利息的,而银行拿我们的钱去放贷,支给我们利息的是2分,银行得的是8分,也就是银行的生意是钱生钱。所以人们存银行的钱越多,银行的放贷就越多,所获得的利益就越多。可是,这几年国家调控房产,甚至要收房产税,使炒房客收手了,房产应声下跌,买房的人越来越少,房贷的人也就不多了,银行还不着急吗?

另外,现在的个人都有自己的小钱了,虽不多但还够日常开销,向银行借款来消费几乎没有人了。而国家大开发也放下了暂缓键,以前市市乡乡大建开发区,现在几乎没有了。而农村自建房也已基本建全,建房的人也基本终止了。而国家兴建大坝,修铁路公路,也不比从前火热,因为该建的早都建好了。所以现在国家及个人都不急需资金,银行放贷就不那么顺风顺水了,所以个人去就容易多了。

接下来,银行不但使你容易,还鼓励你去,甚至还有奖品及减息,否则,银行离倒闭的日子也不远了,你说是吗?

说明了国家政策调整见到了成效!国家几次降准,给银行释放了大量资金,增加了银行的流动性,银行有资金增加需求。同时,国家又限制资金流向房地产市场,又挤出来大量资金流向实体经济。这是好事,给中小企业,实体经济,农业等增加了资金保障,会大力促进产业发展!特别是疫情时代,实体产业更需要银行的大力支持!

银行非常容易,我觉得这个谈不上,但最近一段时间银行下款的速度确实快了,而且利率也有了小幅度的下降。按理来说年底都是整个 社会 用钱比较多的时候,很多企业都会支付合同款,或者给员工支付工资,银行资金相对比较紧张,通常情况下的难度会比较大,甚至有可能排队很长的时间,利率也会增加。那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银行反而更容易呢?我觉得这里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的客户减少了

银行主要有两个大的投向,第1个是住房,第2个是经营性,但是部分银行这两个在这一段时间增速都相对比较慢。一方面是过去一段时间整个楼市行情都不太好,个别开发商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抑制了大家买房的冲动,目前有很多潜在的购房者都处于观望的状态,所以申请住房人数减少了。另一方面最近一段时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比如第三季度经济增速只有4.9%,第四季度预计经济增速还有可能更低,在经济下行压力之下,其实很多企业的融资需求都有了明显的减少,银行的增速也会减缓。特别是对一些特殊行业,比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以及外贸出口行业而言,最近一段时间订单减少,甚至有一些生产线都处于停工的状态,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明显减少。除此之外,目前开发商从银行难度仍然比较大,往年这个时候估计都是一些开发商和建筑商比较旺盛的时候,但今年很多开发商和建筑商都不能申请,这就让银行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向实体经济和消费信贷。而且在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监管部门也督促银行把更多的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甚至为此推出了一些鼓励政策,比如下调支农、支小再利率,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利用专项再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两增两控的影响

目前各大银行用于发放中小微企业都有硬性指标,即两增两控。所谓两增,就是1,000万以下小微增速不能低于银行各项同比增速,小微客户数量不能低于上年同期水平;两控就是控制小微的资产和不良率,同时控制小微企业的成本。现在面临年底,如果各大银行两增两控没有完成任务,就必须在年底冲刺,要不然达不到考核要求,可能随时被处罚。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对那些两增两控完成不太好的银行,他们对小微的信贷发放力度会增加,审核速度也会更快,也会更加顺利。

第三、受到降准的影响

前段时间央行已经宣布降准,从2021年12月15日开始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在降准之后将向市场释放大约1.2万亿的长期流动资金,这将可以大大缓解银行的资金压力,对于大银行这种效果会更加明显。比如截止2021年第三季度末,工商银行客户存款余额是26.84万亿,降准0.5个百分点就可以释放出1,342亿元的资金,这些资金就可以用于发放更多的。所以最近一段时间银行融资更加顺畅,更方便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降准带来的影响。受到以上三个因素的影响,所以银行会比平时更积极一些,毕竟越多对银行来说能够获得的利差越多。

而且现在是2021年的年末,能否完成年度利润考核目标,这直接关乎到大家的奖金,所以各大银行在年底不论是存款还是都冲刺一下,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然后拿更多的奖金回家过年,何乐而不为?

外资涌入,资本增多利率下跌

国家银行降准了,可以贷出来的钱多了,而现在经济不是那么好,此外,房地产又不太适合投资了,热钱没地方去,银行有钱也不知道贷给谁,所以,如果有项目或需要,还是比较容易的,特别是有抵押的资产,更方便。

人民日报:资金如何向实体经济引流?

原标题: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增加13.9万亿元 资金如何向实体经济引流?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近日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增加13.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1万亿元,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民营、小微企业等。

 金融活水通畅,激发实体经济活力。近日记者来到浙江、山东、安徽等地调查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情况,探讨如何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量”增“价”降结构优

 先进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和“三农”民生等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获得金融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

 欧隆泵业有限公司位于浙江温岭,水泵行业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前几年,企业的生产模式是简单的组装、加工。在这种模式下,工人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水泵的退货率一度居高不下。”公司负责人张建军回忆说。

 台州银行温岭大溪支行了解情况后,提供帮助企业转型升级,综合授信额度450万元。手头有了资金,张建军对喷漆车间、线圈车间和安装车间进行了技术改造,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去年产值达到7000多万元。“没有金融的支持,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会这么顺利!”

 “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有关部门下大力气推出多项举措,取得显著效果。”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说,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持续发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力度不断加大,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梗阻”被逐渐打通。

 曾刚说,从总量上看,稳健的货币政策松紧适度,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灵活使用,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从价格上看,今年前8个月,新发放小微企业利率是6.8%,比2018年全年平均水平下降0.59个百分点。8月央行宣布改革完善LPR(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实际上推动了市场利率下行,实体经济获得了实惠。

 “在保持总量适度的同时,金融供给的结构也在优化,先进制造业、民营小微企业和‘三农’民生等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受到金融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曾刚说,这有赖于定向降准、T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等结构性政策的精准发力。大型银行的普惠性小微企业余额比年初增长30%等监管要求,也有效引导了信贷资金的投向。

 在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下,实体经济的筋骨更强了。

 ——增加对民营、小微企业和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融资。

 “截至9月末,工行对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业、科技研究服务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民营企业超过1万亿元。”中国工商银行公司金融业务部高级专家胡广文介绍说,在配置上,工商银行对民营企业加大倾斜力度,给予为先进制造业民营企业发放的部门优惠资金,放贷资金价格下来了,从源头上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普惠小微和民营企业余额同别增长23.3%和6.9%;制造业中长期余额同比增长11.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余额同比增长41.2%。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三农”民生等薄弱环节发展。

 “再也不需要找担保人,红本本还真管用!”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户殷玉荣从县农行陆续近40万元,盘活了村里“靠天收”的低产地,发展起稻虾共养的产业。

 殷玉荣口中的“红本本”就是股权证。小岗村党委副书记马武俊介绍,村里成立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村民凭借股权证获得全域授信,只要将股权证质押给小岗村创新发展有限公司,就可以向县农行申请3000元至30万元的。”

 “农村金融服务为促进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的重要一环。”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农村金融是乡村振兴的着力点之一,应该立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创新金融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精准对接供需,尽职免责机制仍待完善

 “本来以为第一次手续繁琐、办理时间长,可是这次后,我彻底改变了看法。”山东德州盛邦体育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永超深有感触地说。

 盛邦体育是一家专业从事SMC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品设计、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由于经营战略调整,生产规模扩大,资金周转压力增大。企业以前从来没有贷过款,该怎么与银行打交道?黄永超一头雾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省里建设了融资服务网络系统,就在‘山东政务服务网’的‘企业融资需求征集’板块里试着发布了融资信息。”黄永超说,没想到德州银行通过平台发现企业的融资需求后,马上上门对接,为公司授信1000万元。“从发布融资需求到获得只用了10天时间,真是太方便了!”

 金融机构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最大困扰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不过这种状况正在慢慢发生变化。在全国多地,各类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涌现,架起了银企间的“连心桥”:

 发展改革委、银保监会近期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信易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通知》,要求通过加强信用信息归集共享,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在陕西,由主导搭建的信用金融服务平台,已集全省200多万家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近1.7万家企业的社保、税收及国土等深度信息,实现融资需求对接180亿元;在江西,今年前8个月,通过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发放845.3亿元,占同期全省普惠小微发放量的33.3%。

 此前印发的《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抓紧构建完善金融、税务、市场监管、社保、海关、司法等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跨层级跨部门跨地域互联互通。健全优化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信息对接机制,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

 “鼓励和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需要诸多配套措施。”曾刚说,各地建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的有益探索。地方拥有丰富的社保、司法等信息,有能力把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门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庞大的数据库。如果合法合规使用,这些珍贵的数据对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帮助很大。

 推动服务实体经济长效机制建设,除了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外,还应该完善金融机构“敢贷愿贷”机制。银保监会副祝树民表示,银保监会持续推动银行进一步健全尽职免责机制,督促银行将小微业务纳入考核体系。

 记者了解到,重庆银保监局近期对辖内银行小微企业尽职免责工作进行摸底调研,从反馈的情况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银保监局辖内银行共对5.42亿元小微企业不良认定尽职免责,涉及免责员工共1043人,其中银行管理人员221人,审批岗位人员163人,信贷客户经理659人。为提高免责效率,重庆农商行下放了免责权限,给予分支行50万元以内的尽职免责认定权限。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尽职免责机制尚不完善,难以完全消除客户经理后顾之忧。比如,虽然监管部门对小微企业不良容忍度已经提升至3个百分点,但不少银行更加重视整体不良率的考核,没有将小微企业不良率单独隔离考核,政策优惠难以体现。

  好政策关键在执行

 落实好已出台的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等各项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三季度例会指出,要按照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加大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力度,提升金融体系与供给体系和需求体系的适配性。下大力气疏通货币政策传导,坚持用市场化改革办法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降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面临一定困难,应发挥好政策‘几家抬’的合力,落实好已出台的减税降费、降低融资成本等各项政策,灵活运用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工具,做好政策协调联动,加强预调微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稳定民营、小微企业预期。”曾刚说。

 如何进一步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打通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董希淼认为,应持续开展对银行机构的督导,通过现场检查、窗口指导、季度座谈等方式,倒逼银行进一步完善内部机制;探索小微企业各环节尽职情形的基本认定标准,通过明确尽职、免责边界问题,最大程度打消基层客户经理的顾虑。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