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金多次买入净值怎么算?

2.以市值计价具体意义是什么?

3.基金估值、市值、现价

4.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的区别是什么

基金多次买入净值怎么算?

市值法计算基金价值-市值法货基

基金投资是一种相对于股票和债券投资比较简单的方式,它允许个人以较低的门槛进行投资。对于怎样计算基金多次买入后的净值,有不少投资者存在疑惑。在本文中,将会给出从多个角度分析的答案。

一、什么是净值?

基金净值是指每份基金所对应的市值,它是通过把所有股票、债券、或其他交易证券的市值,除以基金总共的份额数得出的。因此,净值可以看作基金的单位价格。

二、净值如何计算?

净值的变动主要源于资产投资回报、基金份额的增减和基金管理费用等方面。在计算基金净值时,一般需要用到成本式计算法和市值式计算法。

1.成本式计算法

成本式计算法指的是首次购买基金时的净值,不管后期份额增减,其净值均按照买入时确定的价值计算。假设A先生在基金的成立时购买了1000份,每份净值为1元,之后三个月又买入了500份,每份净值为1.5元,此时的总共投入为(1000*1+500*1.5=2250元),总共得到的份额为1500,那么基金的净值就是(2250元/1500份=1.5元/份)。

2.市值式计算法

市值式计算法指的是按照每次买入时的净值进行资产比例与总共份额数的计算。仍以上面的例子为例,假设A先生在基金成立后的三个月内两次买入了共2000元份额,而此时的两次购买的净值分别是1元和1.5元,则基金的净值为(1000*1+500*1.5)/(1000+500)+(500*1)/1500=1.16元。

三、多次买入后基金净值计算的问题

对于基金多次买入后,买入价格的波动可能使得净值有所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按照成本法计算,偏向于第一次买入时的价格确定最终净值,而市值法则较为平均。因此,如果投资者觉得后期买入与初始买入价格的变化比较大,可以考虑采用市值式计算法。“平摊成本法”也是一种计算方式,即将后续购买的成本与之前购买的成本加权平均计算,然后再根据基金总份额算出净值。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便采用同样的计算方法,不同的基金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比如对于分红的处理方式,一些基金选择将分红再投入基金,另一些则选择直接发放给基金股东。这些处理方式也会影响基金的净值计算。

总之,基金多次买入净值的计算方法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式。投资者还需要在购买基金前了解其基金经理的经验和策略,以及基金的投资类型、收益率、费用和分红等因素,来进行决策。

以市值计价具体意义是什么?

按市值计价或逐日盯市,英文就是Mark-to-market 。是指根据基础工具的现行市场利率或价格,计算金融工具(或工具组合)的价值。风险管理准则通常建议每日(或频率更高)进行按市值计价。

按市值计价的方式在现代金融特别是金融衍生品及相关领域被普遍使用,例如以证券的市价而非账面价值或成本价计算一只基金或投资组合的当前价值。共同基金的净值计算也是市值计价法,由托管行每天计算公布。市值计价也可以用于其它证券投资类公司资产的计量,比如保险公司,在股票市场上涨时期,按照市值计价,保险公司的净资产价值就会提升,如果市净率不变,其股票价格就会水涨船高。

此外,在信用交易中,比如期货、外汇及其它衍生品交易,市值计价的概念也很重要,如果投资者按市值计价的资产在某一时刻低于保证金限定的水平时,就有可能会被要求平仓或追加保证金。

雷曼就是因为持有的衍生品资产按照市值计价的方式,导致保证金不足,因而寻求国家或其它同行的支援,但没有人愿意帮助它(各种原因,大家再仔细分析),最后无奈申请破产。

基金估值、市值、现价

基金估值是指按照公允价格对基金资产和负债的价值进行计算、评估,以确定基金资产净值和基金份额净值的过程。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发行股份按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股票总价值,其计算方法为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乘以发行总股数。整个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和,即为股票总市值。

现价就是当前的价格,当天即时的价格。股票的现价是由当天的集合竞价决定了开盘价,再由双方买卖的意愿决定了价格。云掌财经有很多股市术语解释。

摊余成本法和市值法的区别是什么

与摊余成本法不同,市值估值法同时考虑了投资债券的票面利率以及由于市值波动带来的估值损益;市值法的使用更有利于大家认识到产品潜在的波动和投资的风险。

目前摊余成本法是采用实际利率进行摊销,所以如果是折价或溢价买入债券,那么每天的收益计算会复杂一些,并不是每天收益为固定值,但还是可以近似理解为“将到期收益分摊到每一天”。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货币基金每日单位净值都是1,是没有变动的,变化的是每日万分收益和七日年化来反应基金收益。

1、摊余成本法

(1)定义:

摊余成本法是指计算基金净值时,可不使用基金投资标的的市场价值,而将投资标的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考虑其买入时溢价或折价,在其剩余期限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收益的估值方式。

(2)举例:

大家在银行购买的理财产品过去基本都是使用的摊余成本法,也正是摊余成本法的使用让大家有了理财收益绝对保证的错觉。假设你买了一个100块,票面利息4%的债券,持有满一年的话,本息和一共104块。按照摊余成本法的计算方法,大家每天的收益是怎么计算的呢?用4%除以365,乘以100元,算出每天的收益。按照这种算法,大家每天能拿到的收益都是固定的。

然而,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债券的价格事实上随着利率的变化有波动,可能涨,也可能跌。单纯的使用摊余成本法会让各位忽略掉潜在的风险,事实上大家也确实忽略掉了。于是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在打破刚性兑付的要求下,理财使用市值法计价成为各家银行必须要做的事情。

2、市值法

相对于于摊余成本法,市值法在考虑票面利率的同时,也考虑了由于市值波动带来的公允价格的波动。同样的100元,4%票面收益的债券,摊余成本法在计算每天的收益时,先用4%除以365,乘以100元,然后在加上当天的市值波动。这样,你每天的收益就不是固定的了,市值可能高,也可能低,波动性加大了。极端情况下,你可能要承担收益为负的风险!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体会,现在各家银行推出的很多净值型理财产品波动性确实大了,并且不会再出现预期收益的字样了。

总体来说,市值法的使用更有利于大家认识到产品潜在的波动和投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