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国时期的货币种类有哪些?

民国时期的货币种类有哪些?

中国金价排行榜_中国每个省份金价

民国时期货币有纸币、铜元、银元三种。

北洋时期,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北洋为了整顿币制、划一银币,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

《国币条例》规定:"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为圆","一圆银币,总重七钱二分,银八九,铜一一","一圆银币用数无限制",即以一圆银币为无限法偿的本位贷币。

南京国民时期,1935年南京国民开始发行法币,1948年发行金圆券。民国时期币制复杂,各省份、军阀、割据都发行了自己的货币。

扩展资料:

一、法币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受国际金价及银价波动的影响,中国国内的白银不断外流,银本位币制无法持续,且国内的货币发行杂乱不堪。

1935年,国民实行法币改革,规定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后加中国农民银行),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7a64e59b9ee7ad9431333431373236白银收为国有。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期间,法币急剧贬值,从而彻底崩溃。

二、金圆券

由于法币急剧贬值,1948年8月19日国民再次进行币制改革。规定金元为本位,开始发行金元券(每金元含纯金0.22217克)。但是金元券膨胀速度比法币还快,10个月上涨170万倍,各地纷纷拒用。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国民于是使用银本位币制,发行银元券。

百度百科—中华民国货币